您好,欢迎访问上海市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秸秆还田与施肥方式对稻麦轮作土壤细菌和真菌群落结构与多样性的影响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张翰林 1 ; 白娜玲 1 ; 郑宪清 1 ; 李双喜 1 ; 张娟琴 1 ; 张海韵 1 ; 周胜 1 ; 孙会峰 1 ; 吕卫光 1 ;

作者机构: 1.上海市农业科学院生态环境保护研究所/上海市设施园艺技术重点实验室/上海市农业环境保护监测站

关键词: 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土壤养分;秸秆还田;缓释肥;高通量测序

期刊名称: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中英文)

ISSN:

年卷期: 2021 年 003 期

页码: 531-539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为探索秸秆还田与施肥方式2种农田措施对水稻-小麦(稻麦)轮作土壤微生物群落的影响,阐释其对土壤细菌和真菌群落结构和多样性的影响机制,本研究通过7年稻麦轮作长期定位监测试验,设置无肥空白(CK)、常规施肥(RT)、秸秆还田+常规施肥(RS)和秸秆还田+缓释肥(SS) 4个处理,采用Illumina Miseq高通量测序技术,分析土壤细菌和真菌群落结构和多样性,探索影响微生物群落的主控环境因子。结果表明, SS作物产量在2016年和2017年分别比RT显著提高11.6%和8.2%(水稻)、4.8%和3.6%(小麦),与RS无显著差异。相比RT,秸秆还田处理显著降低了土壤pH,提升了土壤有机碳和铵态氮含量;与RS相比,SS处理提高了铵态氮含量。秸秆还田处理提升了真菌群落多样性,但对细菌群落多样性无显著影响。SS与RS在细菌真菌群落多样性方面均无显著差异。相关性分析表明,细菌群落多样性与土壤pH呈负相关,与总氮含量呈正相关;真菌群落多样性则与土壤有机碳含量显著正相关。NMDS分析表明,施肥对于细菌群落结构影响较大(55.61%),真菌群落结构则对秸秆还田响应更明显(26.94%)。与RT相比,秸秆还田显著提升了细菌放线菌门、绿弯菌门、厚壁菌门的相对丰度,同时显著提升了真菌中子囊菌门的相对丰度,降低了担子菌门和接合菌门的相对丰度,加强了土壤碳氮循环能力并抑制了病原菌。SS与RS相比,仅提升了真菌中子囊菌门的相对丰度。综上,秸秆还田配施缓释肥有助于维持或者提高土壤养分有效性、作物产量及细菌真菌群落多样性,可以促进土壤碳氮循环。

  • 相关文献

[1]不同轮作模式对稻田土壤肥力和微生物群落结构的影响. 赵峥,朱元宏,周德平,褚长彬,王庆峰,吴淑杭. 2024

[2]小麦秸秆全量还田下腐熟剂对下茬水稻产量及土壤的影响. 周德平,褚长彬,赵峥,范洁群,吴淑杭. 2018

[3]缓释肥施用对节水抗旱稻田土壤养分和细菌群落结构的影响. 赵峥,褚长彬,赵洪阳,周德平,张建辉,王庆峰,余新桥,吴淑杭. 2024

[4]沼液还田对稻田土壤养分与氮循环微生物的影响. 左狄,吕卫光,李双喜,郑宪清,张娟琴,黄仁影,张翰林. 2018

[5]干旱下植物根系分泌物及其介导的根际激发效应研究进展. 龙吉兰,蒋铮,刘定琴,缪宇轩,周灵燕,冯颖,裴佳宁,刘瑞强,周旭辉,伏玉玲. 2024

[6]不同微生物菌肥对桃园土壤微生物活性和果实品质的影响. 范洁群,褚长彬,吴淑杭,周德平,姜震方. 2013

[7]秸秆类有机物料还田对稻田土壤理化性状和产量的影响. 袁大伟,郑宪清,李双喜,张翰林,吕卫光,何七勇,张娟琴. 2013

[8]秸秆还田配施促腐菌剂对土壤团聚体及其养分的影响. 裴亚楠,吕卫光,郭涛,白娜玲,李双喜,张娟琴,张海韵,张翰林. 2023

[9]不同浸提条件对包膜控/缓释肥水中溶出率的影响. 杜建军,王新爱,廖宗文,田吉林,陈静虹. 2005

[10]水稻专用缓释复合配方肥增产效果研究. 诸海焘,朱恩,余廷园,田吉林. 2014

[11]缓释肥对鲜食玉米养分吸收利用及产量的影响. 徐莉莉,李丹,王慧,王站付,陆雪珍. 2023

[12]玉米专用缓释复合肥对糯玉米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诸海焘,余廷园,田吉林. 2009

[13]崇明绿芦笋合理施肥技术研究初报. 诸海焘,田吉林,余廷园. 2009

[14]奥绿缓释肥施用浓度对'紫油菜'生长及品质的影响. 赵洪,殷颖,唐东芹. 2025

[15]鸡胚雌、雄性腺中基因转录表达谱的高通量测序分析. 何川,赵乐乐,高宏巍,蒲弘俊,陈永灿,朱丽慧,汤琳琳,杨凯旋,黄启忠,孟和. 2011

[16]鹅肝脏转录组分析. 刘毅,王翠,张静,王惠影,何大乾. 2015

[17]秸秆与缓释肥配施对水稻产量及氮素吸收利用率的影响. SUN Huifeng,孙会峰,ZHOU Sheng,周胜. 2015

[18]一种用于评价植物根系微生物群落多样性的土壤DNA提取方法. 王金斌,赵凯,谭芙蓉,蒋玲曦,王利刚,杨奇,唐雪明. 2010

[19]油菜绿肥还田对后茬水稻产量、稻田土壤理化性状及微生物的影响. 周德平,吴淑杭,褚长彬,赵峥,王伟荣. 2020

[20]菌肥A1对结球甘蓝(Brassica oleracea var.capitata)的肥效及土壤微生物的影响. 赵京音,姚政,郭强,蒋小华,黄丹枫,殷戎一,金玲珍. 1997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