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嵌套式PCR超灵敏检测马铃薯环腐病菌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何云霞 1 ; 白艳菊 1 ; 胡林双 1 ; 于德才 1 ; 马纪 1 ;

作者机构: 1.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植物脱毒苗木研究所

关键词: 马铃薯环腐病菌;分子检测;嵌套式PCR

期刊名称: 中国马铃薯

ISSN: 1672-3635

年卷期: 2005 年 19 卷 04 期

页码: 204-207

摘要: 马铃薯种薯中存在环腐病菌潜伏侵染,这种潜伏侵染逐代累积、逐渐表现症状,这是马铃薯环腐病无法根除的根本原因。本研究应用国外成功报道的根据存在于pCS1质粒和环腐菌染色体中一个1.3 kb的插入因子IS1121、高度重复的DNA片段设计的环腐病菌亚种特异性引物序列合成出引物对CMSIF1-CMSIR1和引物对CMSIF2-CMSIR2。以环腐标准菌株、黑龙江省环腐菌株以及马铃薯上其它主要的细菌病原菌(青枯病、软腐病、黑胫病)为试验材料进行直接PCR和嵌套式PCR扩增,结果只有环腐标准菌株和黑龙江省环腐菌株出现特异性片段(直接PCR扩增出1046 bp的片段,嵌套式PCR扩增出864 bp的片段)。将环腐菌纯菌种菌悬液稀释成浓度梯度并与马铃薯组织液混合进行直接PCR和嵌套式PCR检测灵敏度比较,结果表明嵌套式PCR检测灵敏度比直接PCR检测灵敏度提高了100 ̄1000倍。以明显感病症状的块茎、无明显感病症状的块茎和健康块茎为试验材料进行直接PCR和嵌套式PCR,结果除明显感病症状块茎外,所有无明显感病症状的块茎也均被检测出带有环腐病菌。

  • 相关文献

[1]马铃薯Y病毒通用引物的研究与应用. 刘在东,高艳玲,白艳菊,张威,范国权,耿宏伟,申宇. 2012

[2]春小麦品种抗秆锈病基因Sr33的分子检测. 马勇,邵立刚,王岩,李长辉,车京玉,高凤梅,张起昌,刘宁涛,邹东月,王志坤. 2013

[3]大豆品种对苜蓿花叶病毒的抗性鉴定. 武晓云,姜雪,王馨玥,杨英帅,张莹,王宇婷,马廷帅,刘琦,刘鑫磊,栾晓燕,程晓非. 2023

[4]马铃薯接骨木镰刀菌的分子检测. 高云飞,闵凡祥,王文重,杨帅,魏琪,吕典秋,郭梅,吕涛. 2015

[5]马铃薯病毒分子检测技术研究进展. 王文重,张抒,于德才. 2009

[6]小豆锈病分子检测体系的构建及应用. 殷丽华,张金鹏,章国庆,刘国辉,柯希望,左豫虎. 2023

[7]农杆菌介导ODREB2B基因转化中薯3号的研究. 崔少彬. 2013

[8]部分小麦种质中抗秆锈病基因Sr22的初步分子检测. 马勇. 2013

[9]21份湖北省小麦品种抗秆锈基因分析. 孙会言,侯凌晓,王子叶,刘东军,张功俊,宋维富,刘易科,李天亚. 2024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