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江苏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少免耕与秸秆机械全量原位还田对稻茬小麦出苗及产量的影响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张斯梅 1 ; 杨四军 1 ; 顾克军 1 ; 于建光 1 ; 张恒敢 1 ; 许博 1 ;

作者机构: 1.江苏省农业科学院农业资源与环境研究所

关键词: 产量;免耕;浅耕;秸秆还田;效益

期刊名称: 农学学报

ISSN: 2095-4050

年卷期: 2015 年 5 卷 05 期

页码: 81-84

摘要: 为给秸秆机械还田利用和稻茬小麦高产高效栽培提供依据,研究了少免耕与秸秆机械全量原位还田对稻茬小麦出苗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免耕秸秆机械全量原位覆盖还田处理小麦籽粒产量最高,达6480.0 kg/hm2,其次是浅耕秸秆不还田处理,浅耕秸秆机械全量原位混埋还田处理产量最低,为5524.5 kg/hm2。方差分析结果说明,少免耕与秸秆机械全量原位还田对稻茬小麦产量的影响不大,且两者之间不存在交互作用。免耕秸秆机械全量原位覆盖还田处理省工节本,效益较其他处理明显提高。综合来看,稻茬小麦高产高效栽培的适宜方式为免耕秸秆机械全量原位覆盖还田。

  • 相关文献

[1]黑土实施免耕对玉米和大豆产量及经济效益的影响. 周桂玉,张晓平,范如芹,梁爱珍,黄丹丹,杨学明. 2015

[2]密肥条件对水稻产量及种植效益的影响. 刘建,徐少安. 2004

[3]不同收获目标西星白糯玉米种植密度研究. 赫明涛,王军,张明. 2008

[4]新白花桃优质高产的栽培技术. 黄海,杨修林. 2002

[5]种植密度对糯玉米津鲜糯102产量及效益的影响. 孙扣忠,赫明涛,潘秀华,王军,吉荣龙,张明. 2007

[6]施氮量对大棚茬水稻产量、品质及效益的影响. 刘建,魏亚凤,徐少安. 2005

[7]密肥组合对强筋小麦'镇麦12号'产量及效益的影响. 李东升,温明星,陈琛,柳聚阁,单延博,曲朝喜. 2019

[8]粤优938在缅甸的高效栽培技术研究. 崔必波,李亚芳,耿安红,时丕彪,王军,钱兵,严辉民,蒋银涛,孙扣忠. 2017

[9]几种作物种植模式在林下套种的实际产量和效益评价. 王强盛,杨娟,祁明华,倪雪颖,夏萌霜,李珏. 2019

[10]地膜覆盖对泰兴香荷芋生长发育及产量和效益的影响. 焦庆清,常亚芸,王全友,秦晓平,谢吉先,吴学文,谢建明,蔡志林. 2014

[11]稻田不同种植模式水稻氮肥施用效应的研究. 刘建,魏亚凤,徐少安. 2005

[12]不同磷肥用量对水稻产量效益、磷肥利用率及土壤养分的影响. 张锦滨,王晓云,孟圆,孙玉香,马洪波. 2021

[13]麦棉两熟不同种植方式的产量与效益分析. 杨长琴,刘瑞显,郭文琦,徐立华. 2011

[14]设施栽培对香沙芋生长、产量构成及商品性的影响. 汪敏,赵永富,张培通,殷剑美,王合叶,徐磊,虞利俊. 2016

[15]不同种植模式棉花产量、种植效益与氮素利用率比较分析. 杨长琴,张国伟,王晓婧,刘瑞显,倪万潮. 2021

[16]不同茬口对大棚芋头产量、品质及效益的影响. 陈红燕,殷剑美,黄春燕,郭文琦,王立,蒋璐,张培通. 2023

[17]种植密度对泰兴香荷芋生育·产量·效益的影响. 焦庆清,刘燕敏,秦晓平,马小凤,孙玉,谢吉先. 2014

[18]克氏原螯虾套养卡拉白鱼试验. 丁辰龙. 2010

[19]砂姜黑土区秸秆还田与肥料配施对夏玉米生育和产量的影响. 文廷刚,王维新,杜小凤,顾大路,杨文飞,钱新民,吴雪芬,王伟中. 2015

[20]苏北沿海滩涂秸秆还田对大麦生长及土壤质量的影响. 刘冲,王茂文,刘兴华,丁海荣,朱小梅,邢锦城,赵宝泉,董静,洪立洲. 2015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