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贵州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旱育水促育秧技术对水稻秧苗的某些生物学效应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刘远坤 1 ; 黄宗洪 1 ; 倪克鱼 1 ; 蔡承智 1 ;

作者机构: 1.贵州省农业科学院水稻研究所

关键词: 水稻;育秧技术;旱育水促育秧;秧苗素质;秧龄弹性

期刊名称: 西南农业学报

ISSN: 1001-4829

年卷期: 1989 年 01 期

页码: 17-23

摘要: 1987~1988年进行了旱育水促育秧技术(旱播、旱育、移栽前适期淹水促苗)与湿润育秧和旱育秧技术的比较试验,结果表明:与湿润育秧相比,旱育水促秧苗根系发达,秧根最低多23%,白根率大于75.7%,白根数为湿润秧的2.3倍以上,根系活力强,移栽后发根力大于142.3%,恢复生长根为湿润秧的1.6倍以上;秧苗绿叶数、叶片厚、比叶重和离体24小时的叶片含水量都高;秧苗干物质含量多1/3以上,充实系数大、硬朗健壮、移栽后不出现停滞生长期;在干旱条件下,抗旱力强,产量损失率低;秧龄弹性大,在长秧龄移栽条件下,减产幅度小于湿润秧。与旱秧相比,旱育水促秧苗秧根数、白根率、根干重均大于旱秧,克服了旱育秧生长量不足的弱点,其秧苗增高速度快于旱秧,干物质含量提高1倍左右。试验表明旱育水促育秧是一项有广阔应用前景的育秧新技术。

  • 相关文献

[1]水稻多功能肥对秧苗素质影响及除草效果初报. 熊元,秦立新,刘学辉,马朝宏,王文华. 2001

[2]不同育秧技术对稻水象甲的控制效果. 何海永,陈小均,廖国会,吴石平,张忠明,江兆春,何永福,李风良,袁洁. 2013

[3]贵州优质稻品种机插秧秧苗素质差异分析. 王勇,杨宇,姬广梅,李立江,陈卓. 2021

[4]播种量对不同粒型机插优质杂交籼稻秧苗素质、机插质量及产量的影响. 蒋明金,李敏,罗德强,周维佳,江学海,姬广梅,李立江. 2020

[5]高产氮高效籼稻品种的光合生产特性. LI Min,李敏,LUO Deqiang,罗德强,JIANG Xuehai,江学海. 2015

[6]贵州杂交水稻超高产精确施肥研究及应用效果. 罗德强,江学海,周维佳,涂丹. 2007

[7]贵州杂交水稻超高产精确施肥研究及应用效果. 罗德强,江学海,周维佳,涂丹. 2007

[8]一个水稻半不育突变体的细胞学初步观察. 朱速松,赵志刚,张大双,万建民. 2010

[9]氮素穗肥与优质水稻栽培. 甘雨. 2014

[10]水稻高产氮高效型品种的根系形态生理特征. 李敏,张洪程,杨雄,葛梦婕,马群,魏海燕,戴其根,霍中洋,许轲,曹利强,吴浩. 2012

[11]杂交水稻新品种贵丰优785的丰产性稳产性及适应性分析. 段正凤,吴宗桃,李福星,甘雨. 2017

[12]平衡施肥对水稻金优527产量的影响. 宋兴香,张德平,杨晓芬,张中和,古雁滨,胡萍,陈正刚. 2009

[13]水稻蛋白质含量的世代遗传. 郭慧,李树杏,杨占烈,甘雨,向关伦,潘建慧,郝留根. 2016

[14]水稻披叶突变体的研究进展. 金祥,黄宗洪,杨占烈,向关伦,甘雨,潘建惠. 2008

[15]春大白菜—水稻—秋冬南瓜一年三季高效栽培技术. 周麟笔,李琼芬,王惠科,赵夏云,李桂莲,文林宏. 2016

[16]龙里县潴育型水稻土施用硅肥对水稻增产效应研究. 罗大贤,陆裕珍,唐正平,舒田,李裕荣. 2014

[17]对赤霉素不敏感恢复系杂稻组合黔优568的制种技术. 周乐良,石邦志,伍祥,张上都. 2012

[18]中等肥力土壤水稻优化施用氮、磷、钾肥料利用率研究——以贵州龙里为例. 刘茂樱,陆裕珍,唐正平,罗大贤,黎瑞君,李裕荣. 2015

[19]贵州水稻品种适宜施氮量的初步研究. 李敏,姬广梅,罗德强,江学海,周维佳,王学鸿,李树杏. 2014

[20]贵州地区水稻覆膜直播轻简化栽培技术. 李树杏,王丽丽,涂敏,郭慧. 2016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