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 机构知识库!

珠江三角洲河网浮游轮虫的群落结构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高原 1 ; 李新辉 1 ; 赖子尼 1 ; 余景 2 ; 王超 1 ; 曾艳艺 1 ; 刘乾甫 1 ; 杨婉玲 1 ;

作者机构: 1.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珠江水产研究所

2.广东省渔业生态环境重点实验室

关键词: 种类组成;优势种;生物量;多样性;环境因子;时空分布

期刊名称: 应用生态学报

ISSN: 1001-9332

年卷期: 2014 年 25 卷 07 期

页码: 2114-2122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通过2012年4次对珠江三角洲河网浮游动物的生态调查,研究该水域浮游轮虫的群落结构,包括种类组成、优势种、生物量及多样性等的时空分布,探讨了浮游轮虫群落结构与环境因子的相关关系,并阐析了浮游轮虫的聚群结构.结果表明:共检出53种浮游轮虫.优势种类的季节演替及空间变化明显,针簇多肢轮虫占有较大优势.从季节变化来看,枯水期密度及生物量均大于丰水期,丰水期的生物多样性指数和均匀度要高于枯水期,浮游轮虫生物量和多样性的季节间差异显著;从空间分布来看,平均密度及平均生物量均呈现自西南向东北升高的趋势,最大密度及生物量均出现在市桥,而生物多样性指数和均匀度指数的空间变化趋势则相反,最高值均出现在青岐,浮游轮虫密度在各调查站位间差异显著,生物量及多样性在各调查站位间的差异不显著.浮游轮虫的密度与生物量、生物多样性指数与均匀度指数呈显著正相关,多样性与生物量呈显著负相关,生物多样性指数和均匀度指数随着生物量的增加显著降低.在不同季节,浮游轮虫密度与水温、pH、溶解氧、叶绿素a含量及总磷、总氮等环境因子密切相关.根据浮游轮虫密度对调查站位进行聚群分析得出5种聚群结构,说明相应调查站位的水质状况有显著差异.

  • 相关文献

[1]苏北浅滩中部海域春秋季口足目和十足目虾类分布特征. 阙江龙,康伟,徐兆礼,陈佳杰,周进. 2012

[2]广东10个海岛潮间带大型经济海藻调查. 薛姣,李婷,苏家齐,朱长波,张博,陈素文. 2024

[3]长江口近岸鱼类种类组成及其多样性. 张涛,庄平,章龙珍,侯俊利,刘鉴毅. 2010

[4]吕泗渔场沿岸海域的虾类数量分布及其与环境的关系. 徐捷,陈佳杰,徐兆礼. 2016

[5]三门湾海域冬夏季口足目和十足目虾类的种类组成、时空分布及多样性分析. 赵蒙蒙,徐兆礼. 2011

[6]乌东德水电站蓄水前库区江段鱼类资源研究. 张镀光,王导群,利广杰,唐锡良,段辛斌,田辉伍. 2022

[7]洋山工程海域虾蟹类资源的初步分析. 唐峰华,沈新强,史赟荣,阮雯,张忭忭. 2010

[8]洋山深水港海域大型底栖动物初步研究. 卜秋兰,沈新强,罗民波. 2007

[9]湄洲湾海域甲壳动物群落多样性分析. 杨杰青,史赟荣,沈新强,王云龙. 2017

[10]2007年春、夏季黄河口海域鱼卵、仔稚鱼种类组成与数量分布. 卞晓东,张秀梅,高天翔,万瑞景,张沛东. 2010

[11]黄河口及其邻近水域浮游动物群落结构特征及其季节变化. 刘晓慧,徐宾铎,张崇良,薛莹,任一平,纪毓鹏. 2017

[12]海州湾鱼类生态类群的研究. 隋昊志,薛莹,任一平,邹易阳,于磊. 2017

[13]柘林湾及其邻近海域大型底栖动物的种类组成和季节变化特征. 舒黎明,陈丕茂,黎小国,于杰,冯雪. 2015

[14]南海美济礁瀉湖区鱼类优势种和生物多样性的长期变化. 张俊,陈作志,蔡研聪,李媛洁,林昭进. 2021

[15]舟山渔场衢山岛海域春夏季鱼类数量变化. 陈华,徐兆礼. 2009

[16]1980—2007年大亚湾鱼类物种多样性、区系特征和数量变化. 王雪辉,杜飞雁,邱永松,李纯厚,孙典荣,贾晓平. 2010

[17]红色赤潮藻主导的混合赤潮对浮游生物群落结构的影响——以浙江南部沿海为例. 沈盎绿,欧阳珑玲,尹艳娥,周钦,马增岭. 2018

[18]东海浮游桡足类的种类组成及优势种. 徐兆礼,崔雪森,陈卫忠. 2004

[19]柘林湾-南澳岛潮间带冬夏两季大型底栖动物种类组成及优势种. 舒黎明,陈丕茂,秦传新,黎小国,周艳波,冯雪,于杰,袁华荣,李国迎. 2016

[20]吕泗渔场沿岸海域春夏季鱼类生态类群. 徐捷,孙岳,徐兆礼. 2014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