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二比空立体通透栽培模式对耐密玉米光合特性及产量的影响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王晓梅 1 ; 傅迎军 1 ; 王燕平 1 ; 孙殷会 1 ; 王晓东 1 ; 白艳凤 1 ; 张庆娜 1 ;

作者机构: 1.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牡丹江分院

关键词: 玉米;二比空;光合特性;产量

期刊名称: 安徽农业科学

ISSN: 0517-6611

年卷期: 2014 年 09 期

页码: 50-52+54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摘要: [目的]比较不同栽培及间作模式下玉米(Zea may L.)的光合特性及产量差异。[方法]两种栽培模式分别为:二比空立体通透栽培模式(玉米二比空栽培模式与矮秆作物大豆间作相结合的一种立体通透栽培技术)和常规玉米栽培模式(CK)。[结果]二比空立体通透栽培模式可改善玉米的通风透光率,促进植株生长发育,玉米不同叶位叶片的叶向值、光合速率、气孔导度和蒸腾速率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能充分提高光能利用率,有利于发挥玉米边行优势和干物质积累,从而使玉米产量得到较大的提高。二比空立体通透栽培模式玉米产量及经济效益分别比单作玉米模式提高16.3%和24.1%。[结论]该研究揭示玉米二比空立体通透栽培模式的高产机制,可为玉米高产栽培及生理特性研究提供理论依据,并为提高该地区的玉米产量提供参考。

  • 相关文献

[1]覆膜滴灌对玉米光合特性、物质积累及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 姬景红,李玉影,刘双全,佟玉欣. 2015

[2]化学调控和氮肥对高密度下春玉米光热水利用效率 和产量的影响. 刘笑鸣,顾万荣,李从锋,张立国,王明泉,龚士琛,陈喜昌,李彩凤,魏湜,李文华. 2020

[3]锌肥对寒地春玉米幼苗生长发育及光合特性的影响. 蔡鑫鑫,杨克军,王玉凤,吕晓丽,张崎峰. 2014

[4]脱落酸对低温胁迫下玉米幼苗生长和光合特性的影响. 田礼欣,杨晔,左师宇,刘旋,魏湜,孙磊,李晶. 2018

[5]多小叶源对大豆光合特性和产量的影响. 宗春美,岳岩磊,邵广忠,童淑媛,徐显利,杜震宇,任海祥. 2010

[6]S_(3307)和DTA-6对芸豆生殖生长阶段光合特性和产量的影响. 王畅,赵海东,冯乃杰,郑殿峰,梁晓艳,齐德强,李建英,韩毅强,黄文婷. 2018

[7]不同时期高氮施肥对大豆光合生理特性及产量的影响. 牟保民,刘雅,郑殿峰,冯乃杰,项洪涛,靳丹,王诗雅,刘美玲. 2021

[8]种植密度对糜子光合特性及产量的影响. 闫锋. 2022

[9]不同播期对黑龙江西部半干旱区高梁产量的影响. 王聪,杨克军. 2016

[10]种植密度和方式对油莎豆块茎生长期光合特性和产量的影响. 钟鹏,苗丽丽,刘杰,王建丽,陆海燕,于洪久,张楠. 2021

[11]硅对寒地香型粳稻齐穗期光合特性及产量的影响. 马波. 2017

[12]耐密性春大豆品种光合特性研究. 郑伟,谢甫绨,郭泰,王志新,李灿东,张振宇,吴秀红,张茂明,王庆胜,侯升林. 2014

[13]控释掺混肥对春玉米产量、光合特性及氮肥利用率的影响. 姬景红,李玉影,刘双全,佟玉欣,刘颖,张明怡,李杰,郑雨. 2015

[14]不同播期对黑龙江西部半干旱区高粱产量的影响. 王聪,杨克军. 2016

[15]播期对我国北方春大豆农艺性状及产量综合影响的研究进展. 魏然,崔杰印,李阳,于晓光,位昕禹,米刚,项鹏,杨树. 2024

[16]种植密度对不同耐密性大豆品种特性的影响. 郑伟,谢甫绨,郭泰,王志新,李灿东,张振宇,张茂明,刘忠堂. 2015

[17]大豆群体光合特性的研究现状. 郑殿峰,张晓艳,李建英,杜吉到,王艳杰,迟莉. 2007

[18]玉米品种龙单59不同密度和施肥量的栽培模式研究. 王明泉,苏俊,李春霞,龚士琛,闫淑琴,李国良,扈光辉,任洪雷,张长勇. 2014

[19]钾肥不同施用量对玉米产量和效益及钾素平衡的影响. 佟玉欣,李玉影,刘双全,姬景红,李杰. 2010

[20]不同材料覆盖对玉米生长及水分利用效率影响. 匡恩俊,宿庆瑞,迟凤琴,张久明,高中超,朱宝国. 2017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