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青海省农林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青海省马铃薯软腐病病原菌的鉴定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王信 1 ; 程亮 2 ; 蔡晓剑 2 ; 王亚艺 2 ; 高旭升 2 ; 李松龄 3 ;

作者机构: 1.青海大学农林科学院土壤肥料研究所;青海大学省部共建三江源生态与高原农牧业国家重点实验室;青海大学农林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

2.;青海大学农林科学院土壤肥料研究所;青海大学省部共建三江源生态与高原农牧业国家重点实验室;青海大学农林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

3.;青海大学农林科学院土壤肥料研究所;青海大学省部共建三江源生态与高原农牧业国家重点实验室;青海大学农林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

关键词: 马铃薯;软腐病;致病性;病原鉴定;青海

期刊名称: 西北农业学报

ISSN: 1004-1389

年卷期: 2018 年 01 期

页码: 76-83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为明确引发青海省马铃薯(Solanum tuberosum L.)软腐病的病原菌,通过对病原菌形态、生理生化特性、16SrRNA基因序列以及胡萝卜果胶杆菌胡萝卜亚种(Pectobacterium carotovorum subsp.carotovorum)的pECC2F序列特征分析,对青海省5个地区马铃薯软腐病病样的病原菌进行病原学鉴定。结果表明,分离的5个菌株均能引发马铃薯软腐病,病原菌鉴定为胡萝卜果胶杆菌胡萝卜亚种。生理生化研究表明,该病原菌菌株均可在37℃生长,能使明胶液化,具有耐盐性(50g/L NaCl),对红霉素不敏感,过氧化氢酶反应显示为阳性,蔗糖试验还原反应、氧化酶、磷酸酶活性和吲哚产生试验显示均为阴性,可以利用柠檬酸盐、乳糖、纤维二糖、棉子糖和蜜二糖,但是不能利用D-麦芽糖、山梨醇、D-阿拉伯糖醇和α-甲基葡萄糖。接种马铃薯块茎致病力测定分析表明,亚种内不同地区的菌株间不存在致病力差异。

  • 相关文献

[1]青海高原马铃薯特色产业现状及发展措施. 纳添仓. 2011

[2]青海马铃薯种质资源现状与展望. 孙海宏. 2008

[3]青海马铃薯生产的比较优势分析. 苏旺,周云,王舰. 2019

[4]起垄不覆膜栽培模式在青海浅山旱地马铃薯上的应用效果研究. 苏旺,周云,王舰. 2023

[5]青海高原冬季温室马铃薯品种筛选试验. 侯璐,咸文荣,马永强,张慧斌. 2023

[6]青海不同生态区马铃薯地膜覆盖栽培技术. 田丰,张永成,张凤军. 2011

[7]马铃薯黑腐果胶杆菌分离鉴定及室内药剂筛选. 王玥,马永强. 2025

[8]西北地区马铃薯软腐病和黑胫病致病菌鉴定及特性分析(英文). 程亮. 2020

[9]青海省防治荒漠化成就与展望. 张登山. 2000

[10]青海沙珠玉高寒地区风沙土地基本性状的研究. 张登山,冯立孝. 1998

[11]几种优良野生地被植物的引种驯化试验研究. 刘小利. 2006

[12]青海地产核桃优良单株选择研究. 魏海斌,刘小利,顾文毅. 2012

[13]青海近年来发现的鞘蛾科新记录简介(鳞翅目:鞘蛾科). 贾辉,杨丽萍,刘小利. 2001

[14]青海地方核桃ISSR-PCR反应体系建立及优化. 刘宝尧,刘小利,魏海斌,顾文毅. 2016

[15]青海蚕豆象的发生与防治. 董亮. 2011

[16]青海沙西藏沙棘资源. 刘素英,王宁. 1997

[17]青海高原沙棘资源开发利用及可持续发展对策. 张鹏,赵越. 1999

[18]青海省不同纬度小檗属3种植物不同部位小檗碱变化规律研究. 向前胜,王宁,赵越,邹林有,孙奎,王凯月. 2015

[19]青海地区国外灌木树种引进研究. 王志涛. 2004

[20]青海地产核桃品种资源调查报告. 魏海斌,顾文毅,刘小利,张海莲. 2010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