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江苏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兔受精卵着床前母体的妊娠识别——Ⅰ.血小板计数法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黄夺先 1 ; 周元根 1 ; 范必勤 1 ;

作者机构: 1.江苏省农业科学院畜牧兽医研究所

关键词: 血小板;受精;受精卵

期刊名称: 江苏农业学报

ISSN: 1000-4440

年卷期: 1986 年 01 期

页码: 33-36

摘要: 母兔配种后第2天血小板数明显减少(P<0.01),持续4天后回复正常水平,而未孕母兔则无变化(P>0.05)。孕兔血小板数下降取决于生殖道内有受精卵的存在。受精卵移入母兔子宫,5小时内出现血小板数显著降低(P<0.01),且与移入受精卵数明显相关(r=0.5134)。母兔结扎两侧输卵管后授精,血小板数无变化,排除了精液的影响。本研究结果提示,兔血小板数减少是母体妊娠的初始反应。

  • 相关文献

[1]特种甘薯TSP-1水提物对Ⅱ型糖尿病大鼠血脂和血小板的影响. 张毅,孙健,钮福祥,徐飞,岳瑞雪,朱红. 2015

[2]受精和人工激活诱导的小鼠卵内游离钙离子变化(英文). 邓满齐,范必勤. 1996

[3]亚种间杂交稻颖花受精率与温度的相关性及模型分析. 吕川根,邹江石,胡凝,姚克敏. 2005

[4]小鼠卵受精和人工激活过程中胞质游离Ca~(2+)变化及其在卵激活中的作用. 邓满齐,范必勤,刘永民,王金晞. 1996

[5]大麦受精过程及胚胎早期发育. 仲裕泉,徐杰,薛淑伦. 1986

[6]兔精子徽注射受精研究:Ⅲ.精子获能对受精和发育的影响(简报). 汪河海,刘红林. 1996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