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不同耕作措施对东北玉米农田土壤物理性质的影响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马星竹 1 ; 边道林 2 ; 郝小雨 1 ; 唐晓东 2 ; 周宝库 1 ;

作者机构: 1.黑龙江省黑土保护利用研究院/黑龙江省土壤环境与植物营养重点实验室

2.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

关键词: 耕作;深松;土壤容重;土壤三相比;颗粒组成

期刊名称: 土壤与作物

ISSN: 2095-2961

年卷期: 2022 年 11 卷 001 期

页码: 54-61

摘要: 为了揭示耕作措施对东北玉米田土壤物理性质的影响,本研究进行了连续4年的田间定位试验,探明了深松(ST)、免耕(NT)以及传统耕作(CT)对东北玉米田土壤物理指标(土壤容重、土壤三相比、土壤结构指数以及颗粒组成)的影响.结果表明:与传统耕作相比,深松处理能够显著降低0~20 cm土层的土壤容重(P<0.05),下层土壤(20~40 cm)各处理间差异不显著,其中免耕处理土壤容重最大;同时,深松处理降低了0~40 cm土层的土壤固相比例,显著增加气相比例(P<0.05),而免耕处理增加了下层土壤(20~40 cm)的固相比例,降低了液相比例;深松处理可以显著提高下层土壤的结构指数,平均增加28.3%(P<0.05),另外,深松处理的土壤三相结构距离为15.0,显著低于其他两个处理(18.4和17.7)(P<0.05),使得耕层土壤物理结构更加接近理想状态,免耕与常规耕作处理间的差异不显著;深松可以增加0.002~0.2 mm粒级的比例,0~40 cm土层中土壤颗粒0.002~0.2 mm等级中所占比例大小依次为深松>免耕>传统耕作.种植玉米后,深松耕作措施能够显著改善土壤结构,使土壤向理想型土壤转变,对于土壤培肥、提高土壤肥力以及保障粮食安全等均具有重要的意义.

  • 相关文献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