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江苏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太湖地区稻田耕作方法的研究——Ⅱ.免耕灭茬对三熟制早稻田土壤结构与供肥的影响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徐菁 1 ; 戴子林 1 ; 姜玲若 1 ;

作者机构: 1.江苏省农业科学院

期刊名称: 江苏农业科学

ISSN: 1002-1302

年卷期: 1983 年 01 期

页码: 29-31+28

摘要: 苏南地区传统的水田耕作流程是翻地、晒垡、灌水、施肥、耖耙,因而形成表层软烂、下层为沉实土块的淹水耕层.在冬季旱作期间,稻麦轮作水田土层经受到干湿冻融的交替过程,产生一定的孔隙结构.在适耕的水分条件下,用铧式犁牛耕,不直接震动挤压垡块,通过晒垡、轻耙、灌水后,亚耕层可保持一定的团块.实行双三熟制后,由于季节紧,挤掉了晒垡,麦收后水耕水耙,一般采用旋耕机剧烈搅动,加上双季稻淹水时间延长,粘粒下沉,致使土层内原有孔隙消失,结构破坏,还原性增强,透水性能变差.

  • 相关文献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