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 机构知识库!

基于发光细菌法和鱼类暴露实验评价6种化学消油剂的遗传毒性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徐广飞 1 ; 崔志松 1 ; 栾晓 1 ; 郑立 1 ;

作者机构: 1.青岛科技大学化工学院;国家海洋局第一海洋研究所海洋生态研究中心;青岛海洋科学与技术国家实验室海洋生态与环境科学功能实验室

关键词: 化学消油剂;遗传毒性;发光细菌;海水青鳉;彗星实验

期刊名称: 应用与环境生物学报

ISSN: 1006-687X

年卷期: 2017 年 01 期

页码: 146-151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为评价海洋溢油应急处置中所使用的消油剂的环境安全性,分别以发光细菌Acinetobacter sp.Rec A和海水青鳉(Oryzias melastigma)幼鱼为受试生物,对6种化学消油剂的遗传毒性进行检测.结果显示,采用发光细菌法仅检测到HLD-501(常规型)在浓度较高(500 mg/L和1 000 mg/L)时表现出一定水平的遗传毒性,其等效应的丝裂霉素C(MMC)浓度分别为0.039 mg/L和0.032 mg/L.在彗星实验中,6种消油剂对海水青鳉幼鱼细胞的DNA损伤率从高到低依次为RS-II(浓缩型)、RS-I(浓缩型)、HLD-501(常规型)、富肯-2(常规型)、RS-I(常规型)和微普(常规型),然而HLD-501(常规型)处理的3级损伤率最高,其遗传毒性最大.综上,采用两种不同营养级的受试生物对6种化学消油剂遗传毒性检测结果的相关度较好;本研究可为消油剂用于处理实际海洋溢油污染的环境安全性评价提供参考.

  • 相关文献

[1]不同捕捞策略对海水青鳉不同发育阶段生长的影响. 苏程程,单秀娟,邵长伟. 2021

[2]0~#柴油和东海平湖原油对黑鲷血细胞DNA损伤的研究. 董冉,沈新强,蒋玫,李磊,杨杰青,许高鹏. 2017

[3]CCl_4对建鲤肝细胞DNA的毒性作用及对CYP3A基因表达的影响. 曹丽萍,贾睿,杜金梁,丁炜东,殷国俊. 2013

[4]苯并[a]芘和菲对缢蛏血细胞DNA损伤的研究. 蒋玫,李磊,沈新强,许高鹏,杨杰青. 2015

[5]利用发光细菌N1株开展珠江入海排污口水质的比较评价. 谢海平,陈成桐,林颂雄,李刘冬,黄珂,徐润林. 2014

[6]发光细菌在渔业水域污染物急性毒性快速检测中的应用. 吴伟,胡庚东,火村英,奚新伟. 1998

[7]一氧化碳发色罗非鱼片急性毒性与遗专毒性研究. 郝淑贤,李来好,杨贤庆,赵永强,吴燕燕,钟志勇,戚勃,李春生,邓建朝. 2017

[8]辅酶Q10对小鼠体内免疫活性的调节作用(英文). 徐颖婕,帅莉,胡江,段德麟. 2016

[9]除草剂丁草胺对黄鳝的遗传毒性. 胡庚东,陈家长,吴伟,瞿建宏,范立民,吴进才. 2005

[10]鱼微核试验筛检水体诱变物的应用与研究. 李谷,程晓莉,陈丹,余文斌,翟良安. 2002

[11]一氧化碳发色罗非鱼片急性毒性与遗传毒性研究. 郝淑贤,李来好,杨贤庆,赵永强,吴燕燕,钟志勇,戚勃,李春生,邓建朝. 2017

[12]二种除草剂遗传毒性的研究. 陈家长,金琎,瞿建宏,胡庚东,吴伟,范立民. 2006

[13]4种除草剂对黄鳝遗传毒性的研究. 范立民,陈家长,吴伟,瞿建宏,马晓燕,胡庚东. 2005

[14]应用单细胞凝胶电泳技术评价复合微生态制剂的遗传毒性. 周国勤,杜宣,吴伟. 2005

[15]臭氧减菌化处理罗非鱼片的急性毒性与遗传毒性. 赵永强,杨贤庆,李来好,钟志勇,郝淑贤,武昕,魏涯,岑剑伟. 2014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