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郝小雨 1 ;
作者机构: 1.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土壤肥料与环境资源研究所
关键词: 农田生态系统;碳排放;碳吸收;碳足迹;黑龙江省
期刊名称: 黑龙江农业科学
ISSN: 1002-2767
年卷期: 2021 年 008 期
页码: 97-104
摘要: 为明确黑龙江省农田生态系统碳源/汇强度及碳足迹变化,基于1990-2019年黑龙江省农作物播种面积、产量和农业投入等数据,利用农田生态系统碳足迹模型,对黑龙江省农田生态系统碳排放、碳吸收和碳足迹进行估算。结果表明:黑龙江省农田生态系统碳排放呈“阶梯状”增加趋势,年均增加7.0%,其中化肥施用和灌溉是碳排放的主要贡献因子。黑龙江省农田生态系统单位面积碳排放量在164.8~313.7kg·hm-2,低于全国平均水平。黑龙江省农田系统具有较强的碳汇能力,碳吸收量明显高于碳排放量,两者比例为19.4∶1,其中玉米、水稻和豆类作物碳吸收量较高,占比分别为39.4%、31.4%和14.0%。黑龙江省农业生态系统的碳足迹呈现波动增加趋势,但碳足迹占同时期作物播种面积的比例较低(4.2%~6.6%)。可见,黑龙江省农田生态系统处于良好的碳生态盈余状态,具有较好的生态屏障作用。
- 相关文献
[1]黑龙江省交通领域碳排放对策研究. 郭文栋,袁红梅,师军,魏延军,梁雪石. 2013
[2]黑龙江省保护性耕作势在必行. 唐立新. 2010
[3]黑龙江省推进休闲农业发展的新思路. 刘爱群,何宁,韩德贤,唐晓东. 2009
[4]黑龙江省连种抗病品种地区大豆孢囊线虫生理小种消长变化的研究. 马书君,于佰双,王家军,王树林,崔丽伟. 1999
[5]中央一号文件引领黑龙江省奶牛业发展. 李伟,殷元虎,王芳,王曾明,李红宇,徐婷婷. 2007
[6]黑龙江省玉米青枯病发生规律及防治研究. 梅丽艳,李莫然,王芊,韩庆新. 1999
[7]黑龙江省马铃薯晚疫病防治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金光辉,孙秀梅,曹淑敏,盛万民,夏平. 2004
[8]黑龙江省浆果加工的现状与展望. 张军. 2010
[9]黑龙江省能源作物——甜高粱的研究与发展. 王黎明. 2007
[10]黑龙江寒地粳稻现状与发展战略. 韩贵清. 2010
[11]浅谈黑龙江省休闲农业现状及发展对策. 唐晓东. 2009
[12]黑龙江省的马铃薯产业. 吴国林,陆忠诚,秦昕. 2006
[13]黑龙江省主要土壤供钾能力及土壤钾素演变特性. 李玉影,吴英,刘双权,金平. 1999
[14]黑龙江省大豆施硫效果的研究. 申惠波. 1999
[15]黑龙江省主要类型水稻土的含硫状况和硫肥效应. 迟凤琴,魏丹,申惠波,吴英. 1998
[16]黑龙江省主要类型土壤耕层有效硫状况及硫肥效应研究. 吴英. 1998
[17]黑龙江“两大平原”配套改革试验促进现代化大农业发展战略研究. Guiqing Han. 2015
[18]2022年黑龙江省马铃薯生产形势分析及建议. 李庆全,牛志敏,张丽娟,南相日,高云飞. 2022
[19]对黑龙江省羊肚菌产业发展的思考. 倪淑君. 2017
[20]气象因子对黑龙江省大豆灰斑病发生的影响. 姜翠兰,胡国华,丁俊杰,陈庆山,刘春艳,文景芝. 2009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
-
控释尿素对寒地水稻农艺性状、产量及氮肥利用率的影响
作者:姬景红;刘双全;马星竹;郝小雨;郑雨;赵月;王晓军;匡恩俊
关键词:水稻;控释尿素;农艺性状;产量;氮肥利用率
-
不同耕作方式对东北旱地土壤养分和生物学性质的影响
作者:马星竹;郝小雨;赵月;郑雨;邢占强;于磊;姬景红;刘双全
关键词:耕作方式;黑土区;土壤养分;微生物数量;酶活性
-
施氮对北方粳稻产量、品质及氮肥利用率的影响
作者:姬景红;刘双全;马星竹;郝小雨;郑雨;赵月;刘颖;张明怡;暴帅
关键词:水稻;产量;品质;氮肥利用率
-
长期施肥处理对东北黑土真菌多样性和群落结构的影响
作者:邓慧玉;刘子恺;马星竹;郝小雨;赵月;沈菊培;贺纪正
关键词:氮磷输入;真菌群落;土壤酸化;长期施肥;黑土
-
黑龙江省肥料减施增效技术应用现状及展望
作者:郝小雨;马星竹;周宝库;孙磊;匡恩俊;郑雨;赵月;常本超
关键词:化肥;减施增效;高效施肥技术;黑龙江省;黑土
-
短期培养下硝化抑制剂对黑土氨氧化微生物丰度和硝化作用的影响
作者:常钰海;沈菊培;巫汶晶;马星竹;郝小雨;赵月;贺纪正
关键词:黑土;硝化抑制剂;完全氨氧化细菌;硝化作用;氮肥
-
40 a施肥措施对黑土土壤酶化学计量特征的影响
作者:邓慧玉;马星竹;刘子恺;刘妍霁;郝小雨;赵月;贺纪正;沈菊培
关键词:长期定位实验;氮肥;磷肥;酶矢量长度;酶矢量角度;磷限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