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贵州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贵阳地区春甘蓝菜蚜综合防治试验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赖仲廉 1 ; 张洪昌 2 ; 金卫红 2 ; 陈贵蜀 2 ; 赖红 2 ; 罗庆怀 2 ; 吴正芬 2 ;

作者机构: 1.贵州省农科院植保所

2.贵州省农科院植保所,贵州省莱蚜综防协作组,贵州省莱蚜综防协作组,贵州省莱蚜综防协作组,贵州省莱蚜综防协作组,贵州省莱蚜综防协作组,贵州省莱蚜综防协作组 贵阳市550006

期刊名称: 中国蔬菜

ISSN: 1000-6364

年卷期: 1993 年 1 卷 05 期

页码: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摘要: 菜蚜是贵州省十字花科蔬菜的主要害虫,亦是我国和世界性的重要害虫,它分布广,繁殖快,为害重,加之传播病毒病,常使蔬菜产量受到严重损失。据调查,贵阳地区菜蚜对春甘蓝的为害率达100%,百株虫口密度为30万头左右,重者达100万头以上,病毒病株率为35.20%,重者达80%以L,产量损失在30%左右,重者绝收,并大大降低品质和食用价值,严重影响市场供应和菜农收入。此外,由于长期滥用农药,不管有虫无虫,虫轻虫重都喷施40%乐果乳剂4~6次.这不仅导致菜蚜产生抗药性,防治效果降低到 70%以下,而且增加了污染环境和杀伤天敌的次数,成为生产上、社会上和生态上急待解决的重要问题。为此,笔者采用系统科学原理和方法,在贵阳地区进行33.3hm‘春甘蓝菜蚜综合防治试验示范,取得了良好的防治效果,现报道如下。 春甘蓝.菜蚜发生消长特点 根据1988~1990年在贵阳地区进行的春甘蓝菜蚜发生消长系统观察结果,春甘蓝菜蚜有甘蓝蚜、桃蚜和萝卜蚜3种,以甘蓝蚜为优势种,3年平均百株最高蚜量甘蓝蚜为 247 370头.大 7205o/n:桃以为 91 717头,占 27.30%;萝卜蚜为 2 217头,占0.65%。春甘蓝菜蚜在秋末、冬季和春初,由于气温较低,发生都很轻,百株蚜量分别为 370头、 920头和 4 190头,不需要进行化学农药防治。4月下旬~5月中旬气温适宜,为16—19℃,有利于菜蚜的繁殖,为发生盛期,百株蚜量为 343 324头,需要进行化学农药防治。5月下旬~6月中旬菜蚜羽化有翅蚜迁出,田间蚜量锐减,百株蚜量为 7 936头,也不需要进行化学农药防治。 春甘蓝菜蚜综合防治试验 一、选用早熟品种避过为害盛期 根据调查,贵阳地区春甘蓝有早熟和晚熟两个类型的品种,早熟品种牛心甘蓝收获期为 4月中下旬,百株蚜量为匕 718头,为害轻;晚熟品种平头甘蓝收获期为5月下旬~6月中旬,百株蚜量为 329 698头,为害重。而贵阳地区春甘蓝菜蚜发生盛期为4月下旬~5月中旬。由此可见,春甘蓝早熟品种牛心甘蓝可避过菜蚜的发生盛期,不需要进行化学农药防治;晚熟品种平头甘蓝正值菜蚜的发生盛期,需要进行化学农药防治。因此,适当选用春甘蓝早熟品种避过菜蚜发生盛期,确是一项既不花钱,又无公害和不伤天敌的有效措施。 二、摘除脚时减少田间大且蚜源和蚜量 根据贵阳地区平头甘蓝菜蚜的调查结果看出,菜蚜在平头甘蓝植株不同部位叶片的分布,以基部第l~4片叶着生蚜量最多,随叶片部位的上升而减少(表1)。基部叶片的菜蚜是大量繁殖为害的蚜源,及时摘除植株基部老叶片作饲料和肥料,可以有效地减少蚜源和田间蚜量。 三、改农药单用为混配使用 贵阳地区由于长期的、大量的、单一的施用40%乐果乳剂,使菜蚜产生抗药性,防治效果降低到70%以下,改用40%乐果乳剂与2.5%敌杀死乳剂、50%辛硫磷乳剂或25%杀虫双水剂混配,喷施后比用药量最高的40%乐果乳剂单一喷施,防治效果增加20%,增效作用明显,据方差分析,处理间差异显著(表2)。 四、改盲目多次施药为适时少次施药 贵阳地区菜农由于不注重蚜情,盲目滥用40%乐果乳剂防治春甘蓝菜蚜,不管有蚜无蚜一律喷施4—6次,这不仅造成较大的浪费,而且增加污染环境和杀伤天敌的次数。试验根据贵阳地区春甘蓝菜蚜发生消长特点,改在菜蚜发生盛期的4月下旬~5月上旬用农药混剂防治一次,便可基本控制菜蚜的为害(表2),如果个别田块蚜量仍高,则可于5月上中旬再用农药混剂进行第二次防治,而其他时期,因发生轻,都不必进行化学农药防治,因此防治次数减少3~5次,不但降低了成本,减少了污染环境和杀伤天敌的次数,而且能取得良好的防治效果。 五、利用七星如虫防治荣蚜 据调查,贵阳地区春甘蓝菜蚜主要天敌种类有七星瓢虫、异色瓢虫、龟纹瓢虫、黑带食蚜蝇、大灰食蚜蝇、菜蚜茧蜂、大草岭、草间小黑蛛、华姬猎螃等,其中以七星瓢虫数量最多,分布最广,尤其是临近收获的油菜地、麦地,百株瓢虫量最高达 1366头和82头,笔者收集油菜地、麦地的七星瓢虫,人工助迁到春甘蓝上,设每株人工助迁5、10、15头七星瓢虫,以不进行人工助迁为对照,共4个处理,15天后检查人工助迁七星瓢虫的效果,其百株蚜量均明显下降(表3),表明人工助迁七星瓢虫对春甘蓝菜蚜有较大的控制作用。 大百积综合防治示范 1989~1990年在贵阳市郊进行33.3hm’春甘蓝菜蚜大面积综合防治示范,采用牛心甘蓝品种(占栽培面积80%以上),加强田间管理,摘除春甘蓝菜蚜虫口密度大的田块植株脚叶,不进行化学农药防治,或用40%乐果乳剂与2.5%敌杀死乳剂、50%辛硫磷乳剂或25%杀虫双水剂化学农药混剂,在菜蚜为害始盛期重点对晚熟品种有选择地进行一次喷施;以晚熟品种,不摘除脚叶,由菜农自行施用 40%乐果乳剂 4~ 6次为对照。大面积着甘蓝菜蚜综合防治示范结果(表4)表明,综合防治区比非综合防治区的防治效果提高 84. gi%和 9014%,每666.7m’产值增长70元左右,减。kM药3~4次以_--I:,减少成本费20元左右,减少瓢虫等天敌被杀伤的次数,使其数续增关2倍多,同时也减少污染环境的次数,从而进一步证明根据春甘蓝菜蚜发生规律所提出的这一套春甘蓝菜蚜综合防治技术是经济、简便、安全的有效措施,不仅能把着甘蓝菜蚜控制在经济受害水平之下,而且可提高产值,降低成本,减少环境污染和天敌杀伤,延缓抗性的发展,因此具有较高的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可以在生严上大力推广应用。贵阳地区春甘蓝菜蚜综合防治试验@赖仲廉$贵州省农科院植保所!贵阳市550006 @张洪昌$贵州省莱蚜综防协作组 @金卫红$贵州省莱蚜综防协作组 @陈贵蜀$贵州省莱蚜综防协作组 @赖红$贵州省莱蚜综防协作组 @罗庆怀$贵州省莱蚜综防协作组 @吴正芬$贵州省莱蚜综防协作组

  • 相关文献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