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贵州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新型肥料对辣椒磷钾素积累分配及利用的影响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张萌 1 ; 肖厚军 1 ; 赵欢 1 ; 芶久兰 1 ; 秦松 1 ; 王正银 2 ; 何佳芳 1 ; 刘彦伶 1 ;

作者机构: 1.贵州省土壤肥料研究所

2.西南大学资源环境学院

关键词: 新型肥料;辣椒;磷素;钾素;积累与分配

期刊名称: 西南农业学报

ISSN: 1001-4829

年卷期: 2017 年 30 卷 02 期

页码: 376-382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为探索贵州黄壤区辣椒养分吸收与分配特性对新型肥料的响应,采用盆栽方法,研究西洋复合肥(N∶P_2O_5∶K_2O为15∶15∶15)、保水型缓释肥(N∶P_2O_5∶K_2O为16∶10∶16)、稳定性缓释肥(N∶P_2O_5∶K_2O为16∶10∶16)、包膜型缓释肥(N∶P_2O_5∶K_2O为18∶8∶16)和长效氮肥(含氮量为46%)对辣椒磷、钾素积累、分配及肥料利用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与普通复合肥(西洋复合肥)相比,施用新型肥料可使辣椒磷素吸收提前,磷素积累快速增长开始时间和结束时间分别提前6~12和22~46 d,缩短磷素快速增长持续期10~33 d;新型肥料可使辣椒钾素积累明显滞后,以包膜型缓释肥的滞后时间最长,辣椒花后钾素积累效果最为明显;磷素和钾素的当季回收利用率分别为9.59%~13.42%和106.97%~176.51%,新型肥料施用对辣椒磷素的当季回收利用率影响不明显,但施用稳定性缓释肥和包膜型缓释肥会显著影响钾素的当季回收利用率。贵州黄壤区辣椒生产应适当调整施肥方式,建议采用减磷增钾的施肥策略,尤其应当注意稳定性和包膜型缓释肥与外源钾肥的配施。

  • 相关文献

[1]贵州黄壤区辣椒干物质、氮素积累与分配及氮素利用对新型肥料的响应. 张萌,肖厚军,赵欢,安江勇,秦松,芶久兰,胡岗. 2016

[2]辣椒叶面积指数钾素响应模拟模型的构建. 岳延滨,冯恩英,彭顺正,赵泽英. 2020

[3]贵州典型黄壤辣椒生长、品质及光合特性对新型肥料的响应. 张萌,赵欢,肖厚军,秦松,芶久兰,王正银. 2017

[4]甘薯南薯88干物质积累与分配规律研究. 宋吉轩,陈超,李云,彭慧云. 2010

[5]新型肥料对贵州黄壤区玉米干物质积累、养分吸收及氮素利用率的影响. 赵欢,张萌,刘海,肖厚军,秦松,崔宏浩,郑常祥,祝云芳. 2017

[6]贵州山区坡耕地钾素输入与输出研究. 陈正刚,李剑,朱青,王小多. 2009

[7]降雨对贵州坡耕地不同种植制度钾素的影响. 程李,王文华. 2014

[8]贵州黄壤小白菜生长、品质、光合特性及氮素利用对新型肥料的响应. 赵欢,张萌,秦松,安江勇,王正银,肖厚军. 2016

[9]新型肥料对小白菜养分积累特征及黄壤酶活性的影响. 张萌,赵欢,肖厚军,王正银,芶久兰,秦松. 2018

[10]长期不同施肥对水稻干物质和磷素积累与转运的影响. 刘彦伶,李渝,白怡婧,黄兴成,张雅蓉,张萌,张文安,蒋太明. 2019

[11]贵州辣椒品质分析. 韩世玉,姜虹,杨红,詹永发. 2011

[12]贵州辣椒分子标记技术研究进展. 何建文. 2011

[13]干制辣椒新品种黔辣7号的选育. 杨红,姜虹,涂祥敏,詹永发,刘崇政,余文中,赖卫. 2011

[14]贵州辣椒常见虫害的发生规律及其防治技术. 涂祥敏,刘崇政,赖卫,杨红,詹永发,余文中. 2011

[15]辣椒“三落”发生的原因及综合防控技术. 涂祥敏,杨红,赖卫,刘崇政,苏丹,蓬桂华. 2010

[16]2009年贵州部分引进辣椒品种区域田间试验. 姜虹,苏丹,蓬贵华,王金洪. 2010

[17]辣椒不同生育期光合作用比较. 蓬桂华,张爱民. 2016

[18]几种辣椒植株萎蔫性病害的鉴别与防治初探. 田应书,詹永发. 2010

[19]两个黔椒新品种的区域试验. 胡光萍,胡明文,袁远国. 2007

[20]辣椒现蕾期叶面喷施不同浓度硫酸锌对其生长及产量的影响. 涂祥敏,赖卫,杨红,刘崇政,杨万容. 2013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