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荔枝蝽成虫对其臭腺分泌物组分的触角电生理和行为反应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王玉洁 1 ; 赵冬香 1 ; 卢芙萍 1 ; 彭正强 1 ; 王爱萍 1 ;

作者机构: 1.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环境与植物保护研究所农业部热带农林有害生物入侵监测与控制重点开放实验室海南省热带农业有害生物检测监控重点实验室

关键词: 荔枝蝽;臭腺分泌物;触角电位;“Y”型嗅觉仪

期刊名称: 生态学报

ISSN: 1000-0933

年卷期: 2009 年 29 卷 11 期

页码: 5807-5812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培养皿生物测定结果表明,荔枝蝽Tessaratoma papillosa(Drury)臭腺分泌物的乙醚提取物对成虫有显著的驱避作用。气质联用仪(GC-MS)分析结果表明,荔枝蝽雌雄成虫臭腺乙醚提取物中具有5种挥发性物质,即(E)-2-辛烯醛、十一烷、十二烷、十三烷及一个未知组分。荔枝蝽对(E)-2-辛烯醛、十一烷、十二烷与十三烷这4种组分的触角电生理(EAG)反应结果表明,这些化合物均能引起荔枝蝽成虫的EAG反应,其中(E)-2-辛烯醛引起雌雄成虫触角的反应最强,分别为0.50mV与0.4mV;"Y"型嗅觉仪生测结果表明,(E)-2-辛烯醛对荔枝蝽成虫能产生极显著的驱避作用(P<0.01)。可见,荔枝蝽成虫臭腺分泌物对荔枝蝽具有显著的生物活性,可望通过进一步研究应用于荔枝蝽的防控体系。

  • 相关文献

[1]荔枝蝽臭腺分泌物对萝卜、芥菜、水稻生长的抑制作用. 赵怡楠,赵冬香,王玉洁. 2014

[2]荔枝蝽成虫对其臭腺分泌物及虫体体表的行为反应. 王玉洁,赵冬香,彭正强. 2009

[3]触角和光暗对荔枝蝽若虫聚集行为的影响. 黎荣欣,王玉洁,高景林,赵怡楠,赵冬香. 2013

[4]荔枝蝽对光与颜色的选择行为反应. 王玉洁,赵冬香,彭正强,高景林. 2011

[5]印楝种子提取物对荔枝蝽的毒性及与其等位酶基因型之间的关系(英文). 卢芙萍,赵冬香,刘业平,王爱萍,陈青. 2006

[6]敌百虫对荔枝蝽几种代谢酶活性的影响. 卢芙萍,赵冬香,卢家兴,王爱萍,陈青. 2007

[7]荔枝蝽臭液对常见仓储害虫的熏蒸毒力. 江军,赵冬香,高景林,王爱萍. 2011

[8]6个荔枝品种对荔枝蝽抗性的初步鉴定. 范鸿雁,王祥和,张新春,何凡,罗志文,王家保. 2011

[9]荔枝蝽臭液对4种蚜虫的药效研究初报. 江军,赵冬香,王爱萍. 2011

[10]荔枝蝽田间种群消长动态及空间分布型研究. 王玉洁,赵冬香,卢芙萍,彭正强,王爱萍. 2010

[11]荔枝蝽防治研究进展. 黎荣欣,赵冬香,王玉洁,高景林. 2013

[12]荔枝蝽成虫排泄物组分的GC-MS分析. 王玉洁,赵冬香,彭正强,王爱萍,尹炯. 2010

[13]广斧螳若虫对荔枝蝽若虫的捕食功能反应与搜寻效应. 王玉洁,吴娇,赵怡楠,黎荣欣,赵冬香. 2015

[14]荔枝蝽臭液对4种蚜虫的药效初步研究. 江军,赵冬香,王爱萍. 2011

[15]荔枝蝽触角化感器的扫描电镜观察. 赵冬香,莫圣书,卢芙萍,王爱萍. 2006

[16]绿鳞象甲对11种挥发物的EAG反应及对4种寄主的选择性. 高景林,卢芙萍,赵冬香,贾芳曌. 2012

[17]几种植物挥发物对椰心叶甲成虫的触角电生理活性. 赵冬香,卢芙萍,莫圣书,王爱萍. 2006

[18]中华蜜蜂对荔枝园常见化学农药的触角电位反应. 高景林,赵冬香,卢芙萍,王爱萍,廖锡华. 2006

[19]荔枝蝽田间种群消长动态的研究. 王玉洁,赵冬香,卢芙萍,彭正强,王爱萍. 2009

[20]荔枝蝽臭液对螺旋粉虱和烟粉虱的室内药效试验. 江军,赵冬香,王爱萍,高景林. 2010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