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天津市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白僵菌Bb08-12菌株生物学研究及其对美国白蛾的致病性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刘宝生 1 ; 谷希树 1 ; 许静杨 1 ; 胡霞 1 ; 孙淑琴 1 ; 白义川 1 ;

作者机构: 1.天津市植物保护研究所

关键词: 美国白蛾;白僵菌生物学特性;致病性测定

期刊名称: 植物保护

ISSN: 0529-1542

年卷期: 2011 年 37 卷 04 期

页码: 146-149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对采自美国白蛾僵虫的虫生真菌Bb08-12菌株进行了生物学研究及致病性测定。根据该菌株的形态特征将其初步鉴定为球孢白僵菌(Beauveria bassiana)。室内测定结果表明:该菌株在26℃恒温、高湿度下对1龄中期美国白蛾幼虫具有较强的致病力。107孢子/mL剂量饲毒处理幼虫72~120 h,幼虫死亡率可达25.47%~79.32%,120 h的LC50为1.169×106孢子/mL。该菌株在不同培养基上菌落形态差异明显。沙氏培养基上产孢量最高,10 d产孢量可达到5.59×108孢子/cm2,极显著高于PSA、查彼培养基和5%麸皮-蔗糖固体培养基上的产孢量。24 h光照和24 h黑暗两处理间的菌落生长量差异不明显,而在培养的最初48 h,24 h黑暗处理可显著促进分生孢子萌发。

  • 相关文献

[1]白僵菌不同菌株对美国白蛾幼虫的致病力及田间应用研究. BAI Penghua,白鹏华,BAI Yichuan,白义川,FENG Youren,冯友仁,LIU Baosheng. 2015

[2]不同园林树种对美国白蛾的抗性差异研究. 刘宝生,谷希树,白义川,许静杨,张增海. 2010

[3]美国白蛾各虫态发育历期试验观察. 刘宝生,谷希树,胡霞,许静杨,白义川,徐维红. 2011

[4]白僵菌不同菌株对美国白蛾幼虫的致病力及田间应用研究. 白鹏华,白义川,冯友仁,刘宝生. 2015

[5]生物农药甲维盐防治美国白蛾试验. 尹鸿刚,田秀丽,刘英亘,高鹏,刘凤堂. 2009

[6]天敌昆虫蠋蝽的研究进展与展望. 邹德玉,徐维红,刘佰明,白义川,刘晓琳,许静杨,胡霞,谷希树. 2016

[7]刺槐挥发性物质分析及美国白蛾的触角电位反应. 白鹏华,相伟芳,刘宝生,李敏,于金萍. 2018

[8]美国白蛾对海棠挥发性化合物的触角电生理反应. 白鹏华,刘宝生,谷希树,于金萍,霍建飞,石秋瑾. 2018

[9]Bt-15 A3防治美国白蛾的试验. 陈颖,但汉斌,魏雪生,赵淑艳. 2003

[10]我国美国白蛾生物防治研究进展. 白鹏华,刘宝生,贾爱军,白义川,冯友仁,于金萍. 2017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