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浙江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优质大果杨梅新品系乌紫杨梅的生物学特性及其RAPD鉴定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钱皆兵 1 ; 陈子敏 1 ; 陈俊伟 2 ; 谢鸣 2 ; 秦巧平 2 ; 郑金土 3 ; 杨荣曦 1 ; 吴才有 1 ; 张上隆 4 ;

作者机构: 1.浙江省象山县林业特产技术推广中心

2.浙江省农业科学院园艺研究所

3.浙江省宁波市林特科技推广中心

4.浙江大学农业与生物技术学院园艺系

关键词: 乌紫杨梅;新品种;优质;大果;RAPD鉴定;遗传稳定性

期刊名称: 果树学报

ISSN: 1009-9980

年卷期: 2007 年 24 卷 01 期

页码: 68-71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乌紫杨梅是从浙江省象山县的自然实生资源中选出的一个优质、大果、早熟杨梅新品系。乌紫杨梅果实正圆形,果面紫黑色,单果重为23.49g;总糖、可溶性固形物和花色苷含量分别为83.6mg/g、13.26%、0.50mg/g,显著高于东魁杨梅;总酸为0.92%,比东魁略低;成熟期为6月15-24日,比东魁杨梅早7~10d。RAPD分析显示,乌紫杨梅新品系母本树与乌紫杨梅嫁接后代(嫁接第1代、第2代、第3代、第4代)的相似性极高,为0.94-0.98;他们之间的遗传距离也最小。而乌紫杨梅及嫁接后代与东魁、炭梅、水梅的之间相似性较低、遗传距离也相距较远。上述结果表明乌紫杨梅是一个不同于其他杨梅品种、后代表现稳定的大果、优质杨梅新品系。

  • 相关文献

[1]优质晚熟杨梅新品种"晚荠蜜梅". 戚行江. 2005

[2]优质抗病草莓新品种-越心. 张豫超. 2017

[3]杂柑夏红的特征特性及栽培技术要点. 吴雪珍,刘春荣,曹炎成,杨海英,郑江程,徐红霞,陈俊伟. 2011

[4]制作优质青贮饲料的主要技术环节. 袁锡寿. 2004

[5]BT型粳稻不育系浙粳2A的选育及应用. 叶胜海,祁永斌,陆艳婷,张小明. 2007

[6]优质与高效是桑学科研究的主攻目标. 杨新华,杨今后,吕志强,沈国新. 1999

[7]白砂枇杷抗逆优质生产技术研究. 王引,何理坤,陈方永,倪海枝,王冬米,邱智敏,任正初. 2012

[8]迷你甘薯新品种试种初报. 王健儿,冷明珠,季志仙,沈小明,罗金顺. 2003

[9]特早熟温州蜜柑大分的特征特性及栽培要点. 陈子敏,徐阳,陈俊伟,杨荣曦,吴才有,章伟挺,谢鸣. 2010

[10]优质高产糯玉米品种浙糯玉16的特征特性及栽培技术. 赵福成,刘化宙,谭禾平,陈琼,韩海亮,包斐,王桂跃. 2019

[11]白菜浙青5号的选育及应用. 胡天华,包崇来,胡海娇,王五宏,魏庆镇,汪精磊. 2019

[12]优质食味稻品种嘉禾香1号特征特性及主要栽培技术. 黄惠芳,毛光锋,钱东,苘娜娜,邹宜静,张丹,祁永斌. 2023

[13]晚粳稻浙粳40的农艺特性及其栽培技术. 左晓旭,鲍根良,郑涛. 2006

[14]优质两系杂交水稻新组合浙两优丝苗. 余守武,谢剑材,娄俊超,李梅珍. 2022

[15]豇豆品种之豇106的选育. 吴晓花,李国景,刘永华,汪宝根,鲁忠富. 2007

[16]优质早杂金优974的特征特性及栽培制种要点. 刘庆龙,林芳仕,何发青,辜雪花,吴关庭. 2000

[17]菜用甘薯新品种薯绿1号的选育. 季志仙,李强,王欣,唐君,赵冬兰,周志林,张安,戴习彬. 2017

[18]优质高产两系杂交水稻新组合浙两优美香新占的选育. 余守武,黄益峰,娄俊超,李梅珍,唐庚生. 2023

[19]强桑1号的育成与推广. 林天宝,吕志强,计东风,朱燕,刘岩,魏佳. 2016

[20]优质厚实香菇品种选育及工厂化周年栽培技术研发初报. 蔡为明,施礼,金群力,周海涌,冯伟林,范丽军,沈颖越,宋婷婷. 2019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