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福建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乌龙茶单株早期品质鉴定方法的改进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陈志辉 1 ; 钟秋生 1 ; 游小妹 1 ; 林郑和 1 ; 陈常颂 1 ;

作者机构: 1.福建省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

关键词: 茶树;乌龙茶品质;制作工艺;早期鉴定;茶树育种

期刊名称: 福建农业学报

ISSN: 1008-0384

年卷期: 2011 年 26 卷 06 期

页码: 73-76

摘要: 早期品质鉴定一直是茶树育种的难题,也是造成茶树育种周期长的一个重要原因。乌龙茶早期品质鉴定一般采用传统小样法制作茶样再通过感官审评判定。由于小样法制作鲜叶用量相对较多,1个单株需要经过7~8a的前期扩繁才有足够多的鲜叶原料。本试验通过改进传统小样法制作模式形成微量法制作工艺,制作过程简单高效,需要的鲜叶量少,只需100~150g的鲜叶,1个单株种植3~4a就可达到该鲜叶量,从而实现对茶树品质的单株鉴定。试验采用感官审评从香气、滋味、综合品质3个方面比较小样法和微量法所制茶样品质,结果说明微量法与传统小样法的鉴定效果基本一致,完全可以替代小样法用于鉴定茶树早期单株品质。与小样法相比微量法使鉴定效率大大提高,工作量明显减少,并可缩短育种时间,节约土地,减少错误。

  • 相关文献

[1]漳平水仙茶饼采制技术概述. 张文锦,朱留刚,孙君. 2014

[2]10个茶树高优新品种的育成与应用. 郭吉春,杨如兴,叶乃兴,陈志辉. 2003

[3]茶树杂交种金观音与黄观音的选育及应用. 郭吉春,杨如兴,张文锦,陈志辉,陈键. 2008

[4]基于感官审评方法评价红袍11的茶类适制性. 陈志辉,游小妹,孔祥瑞,陈常颂. 2023

[5]金玫瑰等3个茶树新品种在福州的适应性鉴定. 王让剑,杨军,孔祥瑞,郭吉春,钱家强. 2016

[6]茶树杂交一代展叶期的遗传变异. 郭吉春,叶乃兴,何孝延. 2004

[7]金桂春. 邬龄盛. 2002

[8]真姬菇1号制制作工艺研究初报. 郑宇,陈福如. 1999

[9]纯天然果蔬彩色豆腐制作技术. 胡润芳,张玉梅,陈宇华,林国强. 2016

[10]茶树特早生种早春毫与黄叶特异种金冠茶的育成. 郭吉春. 2009

[11]叶面分离Bt及对茶树主要害虫高毒力菌株的筛选. 张灵玲,林晶,骆兰,方昉,黄天培,徐金汉,吴光远,王庆森,关雄. 2005

[12]乌龙茶品系比较鉴定与选择. 郭吉春,叶乃兴,何孝延,黄修岩. 1994

[13]试论茶树经济产量的构成因素及其选择. 叶乃兴,郭吉春. 1995

[14]茶叶蒸青固样时间控制的研究初报. 杨如兴,张文锦,玉振康,陈志辉,钟美娇. 1999

[15]乌龙茶品种花器性状遗传参数的估计. 郭吉春,叶乃兴,胡晓东. 1992

[16]应用RAPD和ISSR分子标记构建茶树回交1代部分遗传图谱. 黄福平,梁月荣,陆建良,陈荣冰. 2006

[17]茶树芽叶性状与修剪生物重的关联性分析. 张文锦,杨如兴,林淑冰,廖剑秋. 1999

[18]乌龙茶品种鲜叶产量的遗传参数与选择的关系. 郭吉春,叶乃兴,何孝延. 1992

[19]分子标记技术在茶树研究中的应用. 陈志辉. 2004

[20]福建茶树品种资源的研究现状与展望. 叶乃兴,郭吉春. 1997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