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 机构知识库!

印度小竹节草的生物修复潜力研究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姜娓娓 1 ; 毛玉泽 2 ; 房景辉 2 ; 杜美荣 2 ; 隋海东 2 ; 李敏 2 ; 方建光 2 ;

作者机构: 1.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

2.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黄海水产研究所

关键词: 印度小竹节草;氮磷;去除率;吸收速率;铜绿微囊藻;抑藻率

期刊名称: 水产学报

ISSN: 1000-0615

年卷期: 2015 年 39 卷 12 期

页码: 1826-1836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为探究印度小竹节草的生物修复潜力,采用实验生态学方法研究了印度小竹节草对铜绿微囊藻的抑制作用和富营养化水体氮磷的去除效果。实验通过分别设置4个栽培密度(1、2、3和4 g/L),3个营养盐梯度(中营养、富营养和极富营养),跟踪检测了培养液中硝氮(NO_3-N)、亚硝氮(NO_2-N)、氨氮(NH_4-N)、总氮(TN)和总磷(TP)的浓度变化;并对印度小竹节草与铜绿微囊藻共培养下铜绿微囊藻的生长状况及营养盐的衰减状况进行了初步研究。结果表明,印度小竹节草具有很强的营养盐去除能力,栽培密度为4 g/L时,TN和TP去除率最高,分别为99.50%和93.45%,各处理组间的TN和TP去除率差异性不显著。营养程度对印度小竹节草N、P吸收速率具有极显著性影响,N、P吸收速率随着各组N、P浓度的升高而增加,极富营养处理组TN和TP吸收速率达到最高,分别为1.11和0.15μmol/(g·h)。同时,极富营养处理组TN和TP去除率也显著高于其他处理组,分别高达99.46%和90.75%。共培养实验表明,印度小竹节草对铜绿微囊藻具有较好的抑制效果,抑藻率高达99.89%。实验组TP浓度后期大幅度下降,与对照组存在极显著差异,且NH4-N浓度极显著低于对照组。综合以上实验结果,印度小竹节草可考虑作为生态修复物种在富营养化水体进行种植,同时在铜绿微囊藻水华预防方面也具有一定的应用潜力。

  • 相关文献

[1]脉冲放电对铜绿微囊藻灭活效果研究. 王翠华,李国锋,李杰,吴彦. 2009

[2]低盐在短时间内对绿潮浒苔(Ulva prolifera)氮磷吸收的动态影响. 朱明,刘峰,陈璐,刘兆普. 2018

[3]温度和初始密度比对两种微藻生长竞争的影响. 王卓,李晓莉,陶玲,彭亮,宋超峰,代梨梨,李谷. 2019

[4]脉冲放电对铜绿微囊藻细胞超微结构的影响. 王翠华,吴彦,李国锋. 2010

[5]铜绿微囊藻对WSSV潜伏感染对虾的致死效应. 曹煜成,徐煜,黄小帅,胡晓娟,李卓佳,李凡,陈勇贵,文国樑. 2018

[6]实时荧光定量PCR方法检测南太湖入湖口产毒微囊藻. 刘洋,胡佩茹,马思三,叶金云. 2016

[7]盐碱水中地衣芽孢杆菌抑制铜绿微囊藻生长研究. 周成夷,么宗利,来琦芳,袁春营,高鹏程,陆建学,李燕,周凯,刘一萌,孙真. 2023

[8]铜绿微囊藻和小球藻对水环境pH的影响. 苏发文,高鹏程,来琦芳,么宗利,陆建学,周凯,仲启铖,郑亮,王慧. 2016

[9]侧孢芽孢杆菌的抑藻效应及对养殖水体中蓝藻水华的生态防控. 王琼,瞿建宏,张骞月,吴伟. 2013

[10]化感作用与养殖池塘中铜绿微囊藻的防治. 马晓燕,陈家长. 2006

[11]枯草芽孢杆菌对铜绿微囊藻抑制效果的研究. 张睿,王广军,李志斐,郁二蒙,夏耘. 2015

[12]侧孢芽孢杆菌对铜绿微囊藻生长胁迫的研究. 王琼,吴伟,季丽. 2014

[13]等离子体反应器结构与电极参数对灭藻效果的影响. 王翠华,沈新强,吴彦. 2009

[14]芽孢杆菌防控水产养殖中蓝藻水华的研究进展. 张睿,王广军. 2014

[15]温度和初始密度比对2种微藻生长竞争的影响研究. 王卓,李晓莉,陶玲,彭亮,代梨梨,李谷. 2019

[16]溶藻菌CZBC1在氯化物型盐碱水中对铜绿微囊藻的溶藻效果研究. 胡晓娟,杨铿,文国樑,苏浩昌,许云娜,徐创文,徐煜,徐武杰,曹煜成. 2024

[17]宁波南沙港养殖水域沉积物-水界面氮磷营养盐的扩散通量. 蒋增杰,方建光,毛玉泽,王巍,施慧雄,焦海峰. 2010

[18]环境因素对藻类生长竞争的影响. 王菁,陈家长,孟顺龙. 2013

[19]微生物对西部盐碱地池塘氮、磷循环和浮游微藻种群演变的影响. 黄宁宇,夏连军. 2005

[20]大鹏湾南澳养殖水域的氮、磷含量特征. 杨美兰,钟彦,林燕棠. 1998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