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山西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玉米套种绿肥模式对连作田土壤肥力及产量的影响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樊丽生 1 ; 郑联寿 1 ; 王俊 1 ; 郭耀东 1 ; 温日宇 1 ; 卢建伟 1 ; 郭耀文 1 ;

作者机构: 1.山西省农业科学院玉米研究所

关键词: 玉米;绿肥;连作;套种模式;土壤肥力;产量

期刊名称: 山东农业科学

ISSN: 1001-4942

年卷期: 2013 年 10 期

页码: 95-97+100

摘要: 对连作玉米田套种绿肥模式进行了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合理的套种能最大限度地提高土地利用率,绿肥翻压后能改善土壤结构,提高土壤肥力,是实现玉米高产高效栽培的有效途径。与农民常规种植相比,玉米套种箭舌豌豆,宽行距90 cm、窄行距40 cm,土壤有机质含量提高12.8%,玉米增产13.2%。

  • 相关文献

[1]玉米套种绿肥模式对连作田土壤肥力及产量的影响. 樊丽生,郑联寿,王俊,郭耀东,温日宇,卢建伟,郭耀文. 2013

[2]轮作绿肥对盐碱地土壤性质、后作青贮玉米产量及品质的影响. 郭耀东,程曼,赵秀峰,郝保平,张延芳,曹卫东,郑普山. 2018

[3]生物炭配施化肥对土壤肥力及玉米生长的影响. 吕贝贝,张丽萍,张贵云,刘珍,范巧兰,姚众. 2020

[4]山西玉米缺粒成因及防治技术研究. 郑丽萍,刘海,李作一,王艳娟,田森林,李爱军. 2020

[5]玉米栽培模式与施肥方式对土壤微生物和土壤肥力的影响. 高宛莉,刘恩科,李来福,杜瑞卿,杨建伟. 2014

[6]四川盆中丘陵区不同台位旱坡地土壤养分状况研究. 陈庆瑞,冯文强,涂仕华,刘平,廖鸣兰,曾晖. 2002

[7]高粱不同连作年限对其根系分泌物组成和化感物质含量的影响. 李光,白文斌,任爱霞. 2017

[8]基于高通量测序的藜麦连作根际土壤微生物多样性研究. 董艳辉,于宇凤,温鑫,王亦学,聂园军,侯丽媛,李亚莉,刘江,任元,王育川,曹秋芬,吴慎杰,王斌,秦永军. 2019

[9]高粱连作对土壤微生物群落功能多样性的影响. 樊芳芳,王劲松,董二伟,焦晓燕,丁玉川,武爱莲,郭珺,王立革. 2015

[10]温室黄瓜连作土壤微生物区系和养分含量变化. 闫敏,庞金梅,焦晓燕,武爱莲,王立革,王劲松. 2012

[11]结球甘蓝根区土壤有机物GC-MS分析. 张伟,赵瑞芬,姜春霞,翟广谦,刘恩科. 2018

[12]硫包膜尿素在轻度盐碱土壤中释放特点及肥效研究. 王琦,王永亮,郭军玲,郭彩霞,杨治平. 2016

[13]玉米抗旱性鉴定指标研究现状与进展. 降云峰,马宏斌,刘永忠,李万星,曹晋军,杜园园. 2012

[14]不同施肥处理对玉米光合特性及产量形成的影响. 张越,王创云,邓妍,张丽光,赵丽,王晋,郭虹霞,王陆军. 2015

[15]玉米覆盖技术节水增产效果及其生态效应分析. 马金平,陈振宇,南建福. 2009

[16]长治旱区高产优质玉米新品种筛选. 芦明,张文忠,王慧慧,连培红,申海斌. 2018

[17]不同行距配置对玉米雌雄开花间隔期和产量的影响. 杜艳伟,王高鸿,李颜方,张正,阎晓光,赵根友,赵晋锋. 2018

[18]带耕沟播培土对玉米抗倒性及产量的影响. 许爱玲,席天元,卫晓东,刘青云,李永山,张建诚. 2019

[19]4种化学调控剂对玉米抗倒性及产量的影响. 席吉龙,杨娜,王珂,张建诚,姚景珍. 2018

[20]不同套种模式甘薯与糯玉米的农艺性状及产量. 张敬忠. 2018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