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江苏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转Gastrodianin基因提高小麦赤霉病和纹枯病的抗性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周淼平 1 ; 杨学明 1 ; 姚金保 1 ; 任丽娟 1 ; 张增艳 2 ; 马鸿翔 1 ;

作者机构: 1.江苏省农业科学院省农业生物学重点实验室

2.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农作物基因资源与基因改良国家重大科学工程/农业部作物遗传育种重点开放实验室

关键词: 小麦;转基因;Gastrodianin;赤霉病;纹枯病

期刊名称: 作物学报

ISSN: 0496-3490

年卷期: 2012 年 38 卷 09 期

页码: 1617-1624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天麻抗真菌蛋白Gastrodianin在体外可以抑制多种病原真菌的生长。为检验转Gastrodianin基因小麦对真菌病害的抗性,采用基因枪法将由ubiquitin启动子驱动的Gastrodianin基因导入小麦品种扬麦158和Alondra,获得14株纯合的转基因株系。外源基因的PCR检测、染色体荧光原位杂交、半定量RT-PCR分析结果表明,外源Gastrodianin基因在转基因小麦T5代植株中已经纯合并有不同水平的表达;赤霉病和纹枯病抗性鉴定结果显示,Gastrodianin基因的表达能抑制病原菌在转基因植株中生长,从而减轻病原菌引起的病症发展,且2种病害的减轻程度与Gastrodianin基因的表达水平正相关。

  • 相关文献

[1]抗纹枯病、赤霉病的转TaPIEP1基因小麦的分子鉴定与选育. 蔡士宾,张伯桥,周淼平,路妍,吴继中,杜丽璞,李斯深,臧淑江,张增艳. 2011

[2]多菌灵和三唑酮混配对小麦病害的协同杀菌作用. 陆长婴,季明东,李沛元,徐润成,陈茂林. 2000

[3]小麦抗纹枯病和赤霉病QTL定位研究. 任丽娟,张旭,周淼平,陆维忠,马鸿翔. 2007

[4]转TaCOMT-3D基因小麦的农艺性状评价. 周淼平,张增艳,姚金保,王化敦,杨学明,张鹏,余桂红,马鸿翔. 2020

[5]TaPIMP1过量表达提高转基因小麦纹枯病抗性的研究. 周小青,张增艳,董娜,马鸿翔,姚金保. 2011

[6]转TaPK-R1基因小麦的农艺性状评价. 周淼平,张增艳,姚金保,王化敦,杨学明,张鹏,余桂红,马鸿翔. 2020

[7]转几丁质酶和β-1,3-葡聚糖酶双价基因小麦的获得和鉴定. 叶兴国,程红梅,徐惠君,杜丽璞,陆维忠,黄益洪. 2005

[8]小麦与赤霉病菌互作的分子机理研究进展. 林凡云,陆琼娴,杨慧勇,徐剑宏,祭芳,史建荣. 2007

[9]转几丁质酶和β-1;3-葡聚糖酶双价基因小麦的获得和鉴定. 程红梅,徐惠君,杜丽璞,陆维忠,黄益洪. 2005

[10]小麦赤霉病抗性分子标记研究. 张旭,任丽娟,周淼平,高力,沈晓蓉,向阳海,马鸿翔,陆维忠. 2005

[11]中国小麦抗赤霉病育种的成就、问题与对策. 陆维忠,姚金保. 2001

[12]8种杀菌剂防治小麦赤霉病田间药效比较. SONG Yi-Ming,宋益民,MA Ya-Fang,马亚芳,CHEN Hui. 2012

[13]不同药剂春季防治小麦纹枯病的比较. 刘树法. 2004

[14]中国小麦纹枯病的研究现状与展望. 陈荣振,冯国华,刘东涛,王静,王晓军,楼辰军,张凤. 2007

[15]小麦AR_z抗纹枯病的QTL定位研究. 汤頲,任丽娟,蔡士宾,吴纪中,陆维忠,陈建民,马鸿翔. 2004

[16]小麦纹枯病的发生特点及防治. 郭小山,熊战之,陈太虎,陈香华,李茹,赵桂东. 2007

[17]小麦种质资源对纹枯病的抗性鉴定及利用. 张会云,冯国华,刘东涛,刘世来,王来花,李德民,王静,王晓军,陈荣振. 2009

[18]不同施肥方式对小麦纹枯病发生规律的影响. 陈荣振,井长勤,冯国华,刘东涛,张会云. 2003

[19]小麦抗纹枯病种质创新及QTL定位的初步研究. 蔡士宾,任丽娟,颜伟,吴纪中,陈怀谷,吴小有,张仙义. 2006

[20]小麦纹枯病抗性QTL分析. 周淼平,姚金保,杨学明,张鹏,余桂红. 2020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