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黑龙江省北部大豆区域试验对照品种生育期组的精细鉴定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贾鸿昌 1 ; 梁昕 2 ; 鹿文成 1 ; 张雷 1 ; 武婷婷 2 ; 宋雯雯 2 ; 孙石 2 ; 张立军 1 ; 闫洪睿 1 ; 郭儒东 1 ; 陈应志 3 ; 李宝华 1 ; 吴存祥 2 ; 韩天富 2 ;

作者机构: 1.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黑河分院

2.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

3.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

关键词: 黑龙江北部;大豆;区域试验;生育期组;零点

期刊名称: 大豆科技

ISSN: 1674-3547

年卷期: 2023 年 001 期

页码: 1-11

摘要: 生育期组是国际通用的大豆生育期生态类型划分系统。本研究以北美大豆生育期组标准品种为参考,利用标准品种出苗至生理成熟日数(VE-R7)与生育期组值建立回归方程,对黑龙江北部大豆区域试验对照品种进行生育期组鉴定。结果表明,黑龙江省第六积温带下限区域试验对照品种黑河14号、黑河35号和黑河49的平均相对生育期组值为-1.7(MG000.3),第六积温带上限对照品种黑河13号、黑河33号和华疆2号的平均相对生育期组值为-0.9(MG00.1);第五积温带对照品种黑河17号和黑河45号的平均相对生育期组值为-0.4(MG00.6);第四积温带对照品种黑河18号和黑河43号的平均相对生育期组值为0.0(MG0.0)。利用标准品种出苗至完熟日数(VE-R8)与生育期组值建立回归方程,对上述区域试验对照品种进行生育期组值求算,结果与利用出苗至生理成熟日数(VE-R7)获得的数值基本一致,但不如其稳定。利用标准品种生育期间活动积温与生育期组值建立回归方程,求算大豆相对生育期组值。结果表明,利用活动积温求算出的相对生育期组值与利用出苗至生理成熟日数(VE-R7)计算的数值呈显著正相关。其中,对第四、第五积温带对照品种的计算结果与利用出苗至生理成熟日数(VE-R7)获得的生育期组值一致性较好,但对第六积温带对照品种的分组结果差异较大。黑河市爱辉区位于我国大豆生育期组0.0组基线,是设立我国大豆生育期组零点标识的适宜地点。在爱辉育成的黑河43号可作为MG0.0的标准品种。

  • 相关文献

[1]黑龙江省西部地区安达市大豆生育期归属. 李建英,吴耀坤,周长军,田中艳,杨柳,陈井生,马兰,于吉东,杨丽,韩墨. 2018

[2]黑龙江省主要大豆品种生育期组归属研究. 李灿东,郭泰,王志新,郑伟,张振宇,郭美玲,刘忠堂. 2015

[3]高寒地区早熟大豆品种的生育期分组及E基因型鉴定. 贾鸿昌,吴存祥,蒋炳军,鹿文成,侯文胜,闫洪睿,韩天富. 2014

[4]大豆生育期组鉴定分组方法的比较研究. 贾鸿昌,韩德志§,闫洪睿,张雷,梁吉利,闫晓飞,朱海芳,鹿文成. 2022

[5]早熟玉米新品种黑科玉17在黑龙江省北部的适应性鉴定. 陈海军. 2023

[6]黑龙江省大豆新品种丰产性、稳定性和适应性分析. 于晓光,鹿文成,韩艳婧,郭广新,李馨宇,姜宇,米刚,吴俊彦. 2023

[7]大豆新品种合丰33号. 赵桂范. 1992

[8]16个谷子国家区域试验品种的丰产性、稳产性分析. 闫锋,李清泉,董扬,季生栋,赵蕾,赵索,王立达,武琳琳. 2020

[9]龙牧茶秣食豆区域试验及栽培技术要点. 李莎莎,杨曌,柴华,王晓龙,徐艳霞,吴玥,高海娟,王锐. 2024

[10]食用向日葵新品种区域试验分析. 范丽娟. 2017

[11]黑龙江省食用向日葵新品种区域试验. 范丽娟. 2017

[12]油用向日葵新品种区域试验. 范丽娟. 2017

[13]东北春谷区近年来谷子育成品种的评价. 李志江,马金丰,李延东,李祥羽,刁现民,张婷. 2017

[14]SHMM模型在大豆品种区域试验中的应用. 郑伟. 2007

[15]黑龙江省油用向日葵新品种区域试验. 范丽娟. 2017

[16]双标图在大豆区域试验产量分析中的应用. 郑伟,刘玉红,王永祥,于勇,王思斌,刘国民. 2005

[17]抗寒早熟李新品种"绥李5号". 孙伟. 2010

[18]国审食用向日葵杂交种龙食杂1号区试、生试总结. 范丽娟. 2009

[19]油用向日葵区域试验分析. 范丽娟. 2017

[20]黑龙江省油用向日葵区域试验综合评价分析. 范丽娟. 2017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