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江苏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影响江苏太湖地区种植制度的多因素统计分析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金焱鑫 1 ; 高亮之 1 ; 郭鹏 1 ; 李秉柏 1 ;

作者机构: 1.江苏省农业科学院

关键词: 统计分析;多因素;种植制度

期刊名称: 江苏农业学报

ISSN: 1000-4440

年卷期: 1987 年 04 期

页码: 45-48

摘要: 气侯与种植制度 太湖地区雨量充沛,温度适宜,属于北亚热带气候区,≥10℃的积温为5000—5326℃·日,北部为5000℃·日,南部为5200℃·日以上,同纬度的东部积温小于西部积温。本区种植制度复杂,气候适宜多种作物生长,有利于农业生产综合发展。 种植制度与气候的关系密切,相互影响。种植制度气候适应性,侧重于各种熟制的气候适应性。例如,麦玉米稻,除丹阳、溧阳只能部分种植外,其他各县均宜种植,麦豆稻除吴县、吴江适宜种植外,其他各地只宜部分种植;早三熟[早熟三号大麦+早双季(中熟早籼原丰早+中粳)),除吴江、吴县适宜种植外,其他地方只能部分种植;晚三熟(大元麦+晚熟早籼广四+早熟晚粳武农早),除丹阳不宜种植和吴江偏南一带适宜种植外,其余地区只能部分种植;早双季[中熟早籼(原丰早)+中粳(南粳33)组成]、中双季[迟熟早籼(广四)+中粳]除苏州以南一线适宜种植外,其他均属部分种植,晚双季[迟熟早籼(广四)+杂交稻]除江阴、沙州、金坛、太仓一线不宜种植外,其他地区只能部分种植;麦(油)稻二熟制,小麦+迟熟晚粳C油稻[晚粳)],只能在吴江偏南地区适种,其余部分种植。麦稻(早熟晚粳,

  • 相关文献

[1]应用灰色关联分析综合评估种植制度经济、生态效益的研究. 沈明星,黄细喜. 1994

[2]江苏沿江地区以春玉米为中心多元高效种植制度研究. 刘建. 2003

[3]福建省水稻生育期气温与降水的时空分布及其对稻作制度的影响. 江敏,金之庆,杨慧,石春林,朱朝枝,林文雄. 2012

[4]种植制度对长江下游稻田温室气体排放的影响. 周炜,张岳芳,朱普平,盛婧,陈留根,郑建初. 2017

[5]稻麦周年不同秸秆还田方式对水稻产量及品质的影响. 吴晶晶,张斯梅,顾东祥,顾克军. 2021

[6]长江下游稻田不同种植制度的碳足迹分析. 严燕,季国军,胡乃娟,陈留根,郑建初,胡锋. 2024

[7]杂交棉产量构成因素分析及高产栽培途径探讨. 黄志勇,郭长佐,顾克余,费跃. 2000

[8]江苏省农科院"十一五"期间发表科技论文情况统计分析. 伍玉洁. 2014

[9]苏棉21号产量构成因素分析及增产途径. 郝德荣,何林池,刘水东,周金凤,丛秀云. 2007

[10]两系杂交籼稻盐两优2208产量与其构成因素的统计分析. 施伟,朱国永,孙明法,严国红,万林生,王爱民. 2017

[11]沿海地区高产杂交油菜产量因素分析. 单忠德,万林生,孙红芹,姚立生,孙明法,严国红. 2010

[12]双低杂交油菜与常规油菜主要经济性状分析. 单忠德,孙红芹,万林生,周传珠. 2008

[13]水稻杀虫剂吡蚜酮专利技术信息分析. 任晓锋,朱文静,束兆林,廖康,张玉军. 2011

[14]江苏沿海地区杂交与常规油菜主要性状分析. 单忠德,姚立生,孙明法,孙红芹,万林生. 2008

[15]猪流行性腹泻发病仔猪对应哺乳母猪猪瘟抗体水平的统计与分析. 孙华伟,葛东红,卢凤英,张敬峰,张晓曦,徐凯,刘传敏,张小飞. 2018

[16]江苏省农业科学院科技查新业务发展分析. 程金花,戴红君,马剑凤,陈华. 2013

[17]江苏省农科院“十一五”期间发表科技论文情况统计分析. 伍玉洁. 2014

[18]《江苏农业学报》高被引论文的统计分析. 袁伟,蒋永忠,孙宁,曹燕东,刘华周. 2012

[19]长江下游沿江丘陵区抗旱高效种植制度结构调整研究. 段华平,卞新民,刘建. 2008

[20]江苏省棉花栽培技术研究三十年. 徐立华. 2009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