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江苏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江淮下游地区小麦生态条件变化及品种适应性分析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姚国才 1 ; 姚金保 2 ; 杨学明 2 ; 郭世平 2 ; 金德洲 2 ; 钱存鸣 2 ; 周朝飞 2 ;

作者机构: 1.江苏省农业科学院粮食作物研究所

2.江苏省农业科学院粮食作物研究所,江苏省农业科学院粮食作物研究所,江苏省农业科学院粮食作物研究所,江苏省国营弓京港农场,江苏省仪征市种子公司,江苏省农业科学院粮食作物研究所,江苏省农业科学院粮食作物研究所 江苏南京210014,江苏南京210014,江苏南京210014,江苏南京210014,江苏南京210014

关键词: 小麦生态;品种;适应性

期刊名称: 江苏农业科学

ISSN: 1002-1302

年卷期: 2003 年 05 期

页码: 31-33+52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摘要: 江淮下游地区的小麦生态因素已发生较明显的变化 ,并已严重影响小麦生产。主要是 :①气温增高(近 11年来小麦从播种、出苗至成熟 ,日均温平均比常年高 1.18℃ ) ,从而导致小麦生长发育加快 ,生育期提前 ,致使冻 (寒 )害威胁增大 ;②小麦病害、草害加重 ,危害性增大 ;③麦田土壤物理性状不良化趋势加重 ,影响小麦的进一步高产和优良品质的形成。对此 ,笔者提出 ,相适宜 (应 )的优良小麦品种基本特性是 :①适宜的温光反应特性 ;②较好的繁茂性和较高的结实率 ;③较强的抗病性和对除草剂的不敏感性 ;④其品质要求 (类型 )应为适合制作面条、馒头和饼干、糕点的中强筋及弱筋小麦。

  • 相关文献

[1]李新品种'黑光彩'. 马瑞娟. 2006

[2]李资源对桃蚜虫田间抗性. 赵密珍,郭洪,杜平,徐国彬. 2002

[3]国审小麦连麦2号丰产性、稳产性及适应性分析. 李筠,王龙,晁林海,任立凯,刘耀鸿,王军. 2007

[4]几个杂交稻组合的适应性分析. 龚红兵,周义文,刁立平,景德道,林添资,钱华飞,盛生兰. 2006

[5]紫花苜蓿在苏南丘陵山区的适应性分析. 傅反生,吉沐祥,胡跃高,戚志强,储国良,张薇,陈源. 2006

[6]高产稳产小麦新品种‘淮麦33’选育及性状分析. 周羊梅,顾正中,王安邦,杨子博. 2016

[7]17个草坪草品种在南京地区的引种试验. 古长标,郭成宝,唐泉,张宁宁. 1999

[8]能源作物甜高粱抗逆性的研究进展. 李欣欣,黄萍,庄义庆,杜浩,杜道林. 2016

[9]喀西茄引种适应性初探. 池小妹,庄勇. 2010

[10]泗稻15号丰产性、稳产性及适应性分析. 陈春,余翔,赖上坤,王磊,陈卫军. 2017

[11]小麦多环境试验中适应性和稳定性参数估计法的比较. 夏中华,俞世蓉,吴兆苏. 1991

[12]江苏沿海滩涂盐渍地甘薯新品种适应性研究. 王欣,刘亚菊,张允刚,后猛,唐维,闫会,李强. 2016

[13]18个紫花苜蓿育种材料在苏南丘陵区的适应性比较. 戚志强,傅反生,胡跃高,曾昭海,储国良. 2006

[14]高产抗病小麦新品种淮麦35选育及性状分析. 周羊梅,顾正中,王安邦,杨子博. 2017

[15]不同光照对2种观赏连翘光合及叶绿素荧光参数的影响. 蒋华伟,罗红雨,李静会,李欣,靖晶,江君. 2015

[16]江淮地区花马杂交茸鹿的适应性评价. 王伟义,冀德君,刘志敏,樊永亮,王文强,魏定国. 2015

[17]徐淮山羊在镇江丘陵地区的适应性研究. 花卫华,孙伟,刘泉,张玉龙,周洪,陈家振,徐志伟,蒋水平. 2012

[18]中ZM1514在盐城地区的生态适应性及安全性评价. 陈建平,王永慧,王海洋,高进,蔡立旺,施庆华. 2015

[19]小麦新品种镇麦10号的丰产性、稳产性及适应性. 蔡金华,陈爱大,李东升,曲朝喜,温明星. 2015

[20]猪细小病毒NJ株ST细胞适应性研究. 唐波,刘国阳,常晨,华涛,张道华. 2019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