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吉林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转基因玉米Bt蛋白降解规律及其与土壤动物互作研究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王柏凤 1 ; 范春苗 1 ; 姜志磊 1 ; 尹俊琦 1 ; 武奉慈 1 ; 宋新元 1 ;

作者机构: 1.吉林省农业科学院/吉林省农业生物技术重点实验室;吉林农业大学

关键词: 转基因玉米;Bt蛋白;土壤动物;降解规律

期刊名称: 玉米科学

ISSN: 1005-0906

年卷期: 2018 年 05 期

页码: 49-53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以转Cry11Ac基因玉米及其非转基因对照为试验材料,利用大、中、小不同孔径的凋落物分解袋,研究黑土区转基因玉米外源基因表达Bt蛋白的降解规律及其与土壤动物的互作关系。结果表明,第二年春天大孔径凋落物分解袋内转基因玉米残体Bt蛋白含量为初始含量的25.98%,至8月份Bt蛋白只剩下初始含量的0.35%。分解袋孔径对转基因玉米及其对照玉米凋落物分解率和Bt蛋白降解率均有显著影响,表现为大孔径>中孔径>小孔径,说明大型和中型土壤动物都可以促进凋落物分解和Bt蛋白的降解。与对照玉米相比,转基因玉米凋落物分解率和凋落物内土壤动物群落结构参数都没有显著差异(P>0.05,t-test),说明导入Bt基因对玉米残体分解速率和土壤动物均无显著影响。

  • 相关文献

[1]转cry1Ie基因抗虫玉米IE09S034种植对田间大型土壤动物多样性的影响. 刘新颖,王柏凤,周琳,冯树丹,宋新元. 2016

[2]转cry1Ac基因抗虫玉米Bt-799种植对土壤动物群落结构的影响. 王柏凤,范春苗,尹俊琦,武奉慈,王大铭,宋新元. 2019

[3]转EPSPS基因抗除草剂玉米‘CC-2’对土壤动物群落的短期影响. 姜莹,王柏凤,周琳,贾博,冯树丹,宋新元. 2017

[4]转cry1Ac基因抗虫玉米叶片残体降解对土壤动物群落结构的影响. 刘新颖,王柏凤,王江,冯树丹,宋新元. 2016

[5]中国农田生态系统土壤动物的研究进展. 刘爽,刘启龙,李格格,陈婷,刘金文,高梅香. 2021

[6]转基因抗虫水稻中Bt蛋白表达量的研究. 于志晶,蔡勤安,林秀峰,马瑞. 2012

[7]转基因抗虫水稻中BT蛋白表达量的研究(英文). 于志晶,蔡勤安,林秀峰,马瑞. 2012

[8]转基因抗虫耐除草剂复合性状玉米‘双抗12-5’对亚洲玉米螟的抗性及对草甘膦的耐受性研究. 王江,武奉慈,刘新颖,冯树丹,宋新元. 2016

[9]蛋白质组学方法评估转基因抗虫玉米非预期效应. 郝文媛,李飞武,闫伟,李葱葱,郝东云,郭长虹. 2017

[10]转Cry1Ab/Cry2Aj和G10evo-EPSPS基因玉米12-5对田间节肢动物群落的影响. 张洵铭,崔彦泽,王柏凤,宋新元,王军. 2018

[11]转Bt-pta-bar基因玉米侧翼序列分析及特异性检测方法研究. 董立明,于维,李葱葱,张明,李飞武. 2013

[12]转基因抗草甘膦玉米CL38-1的草甘膦耐受性及杂草化风险评价. 王大铭,周琳,宋新元. 2016

[13]转基因抗虫、耐除草剂复合性状玉米SK12-5生存竞争能力评价. 谢彦博,谭喜昌,邢珍娟,李葱葱,李飞武,刘娜. 2017

[14]正交实验法优化转基因玉米中植酸酶的提取工艺. 刘娜,柳鸿敏,于壮,张欣芳,盖春宇,邢珍娟,陈奕冰,李静,张明. 2011

[15]我国转基因玉米大豆应用抗性治理策略. 沈平,孙卓婧,张华,李云河,李飞武,宋新元,郑戈. 2023

[16]转基因抗虫玉米CM8101对根际微生物群落功能的影响. 张旭冬,肖冰,张秀杰,栾颖,周晓莉,张正光,宋新元,陈红,梁晋刚. 2023

[17]亚洲玉米螟幼虫在抗虫和耐除草剂转基因玉米上取食行为的变化. 朱慧萍,宋新元,张明,于壮,丛斌. 2010

[18]抗除草剂转基因玉米快速有效鉴定方法的建立. 郭嘉,孙传波,姜志磊,孟凡梅,曲文利,袁英. 2013

[19]转基因玉米CM8101特异性定性PCR检测方法. 龙丽坤,赵宁,夏蔚,李葱葱,董立明,闫伟,李飞武. 2021

[20]抗除草剂转基因玉米的快速鉴定方法. 王莹,袁英. 2014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