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福建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茶卷叶蛾寄生真菌的分离、鉴定及毒力测定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王定锋 1 ; 吴光远 1 ; 王庆森 1 ; 刘丰静 1 ; 曾明森 1 ;

作者机构: 1.福建省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

关键词: 茶卷叶蛾;球孢白僵菌;分离鉴定;rDNA-ITS;生物学;毒力

期刊名称: 福建农业学报

ISSN: 1008-0384

年卷期: 2010 年 25 卷 03 期

页码: 345-349

摘要: 从茶园中自然羅病而死的茶卷叶蛾(Homona coffearia)幼虫僵虫上分离纯化出1株病原真菌,经核糖体DNA(rDNA)转录间隔区(internal transcribed spacer,ITS)鉴定为球孢白僵菌(Beauveria bassiana),并命名为JYBb201菌株。对该菌株在PDA、PPDA和SDAY3种培养基上的生长速度和产孢能力进行测定,发现其在PDA上平均生长速度最快,菌丝的日均增长量达4.30 mm。但在SDAY培养基上培养16 d的产孢量比其他两种培养基大,达4.30×107孢子.mL-1。对茶卷叶蛾幼虫的毒力测定结果显示,该菌具有较高的杀虫活性,以2.16×108孢子.mL-1和4.32×107孢子.mL-1的菌液处理,9 d后其校正死亡率均达到94.74%,表明JYBb201菌株是1株对茶卷叶蛾幼虫具有潜在防治作用的病原真菌菌株。

  • 相关文献

[1]染毒方式对球孢白僵菌侵染茶卷叶蛾毒力的影响. 王定锋,曾明森,李慧玲,王庆森,吴光远. 2012

[2]茶卷叶蛾寄生真菌球孢白僵菌几丁质酶基因的克隆与序列分析. 王定锋,曾明森,王庆森,刘丰静,吴光远. 2011

[3]一株茶大灰象甲寄生真菌的分子鉴定及其毒力测定. 王定锋,李良德,李慧玲,张辉,王庆森,吴光远. 2018

[4]球孢白僵菌不同分离株生物学特性及对茶丽纹象甲成虫的杀虫活性研究. 王定锋,曾明森,王庆森,刘丰静,吴光远. 2012

[5]茶角胸叶甲高毒力球孢白僵菌菌株的筛选. 王定锋,李良德,黎健龙,李慧玲,张辉,王庆森,吴光远. 2017

[6]虫生真菌BB-T02分离鉴定及其对两种蓟马的致病力. 黄鹏,姚锦爱,余德亿,侯翔宇. 2020

[7]茶卷叶蛾发育起点温度与有效积温的研究. 李慧玲,张辉,王定锋,李良德,王庆森,曾明森,吴光远. 2018

[8]清源保等生物农药防治茶卷叶蛾试验. 刘丰静,吴光远,曾明森. 2009

[9]温度和补充营养对茶卷叶蛾长体茧蜂成蜂寿命的影响. 李慧玲,张辉,陈金发,苏亮,王定锋,李良德,王庆森,曾明森,吴光远. 2017

[10]两株棒束孢菌的鉴定及其对茶卷叶蛾和茶小卷叶蛾的致病力. 王定锋,杨广,王庆森,曾明森,吴光远. 2014

[11]温度和补充营养对茶卷叶蛾长体茧蜂成蜂寿命的影响. LI Hui-ling,李慧玲,ZHANG Hui,张辉,WANG Ding-feng,王定锋,LI Liang-de. 2017

[12]印楝素、苦皮藤素防治茶卷叶蛾幼虫室内实验初报. ZHANG Hui,张辉,ZENG Ming-sen,曾明森,Wu Guang-yun. 2014

[13]一株寄生茶大灰象甲的棒束孢菌的分子鉴定. 王定锋,李良德,李慧玲,张辉,王庆森,吴光远. 2019

[14]rDNA-ITS分子条形码鉴定技术用于亚稀褶黑菇鉴定的研究. 傅武胜,唐昌东,林锋,陈镜泽,宋涛,方勤美. 2022

[15]一株蛴螬绿僵菌的分子鉴定. 王定锋,李良德,李慧玲,张辉,王庆森,吴光远. 2018

[16]不同产区麦冬、山麦冬rDNA-ITS序列分析. 黄玉吉,陈菁瑛,苏海兰,黄颖桢,万学锋. 2009

[17]一株茶籽象甲寄生真菌的分子鉴定. 王定锋,李良德,李慧玲,张辉,王庆森,曾明森,吴光远. 2020

[18]球孢白僵菌的研究应用与展望. 余素红,曾明森,吴光远. 2009

[19]球孢白僵菌对鸡皮刺螨临床应用效果观察. 林琳,江斌,吴胜会,张世忠. 2023

[20]球孢白僵菌XJBb3005对茶丽纹象甲致病力的时间-剂量-死亡率模型分析. 王定锋,刘丰静,李慧玲,张辉,吴光远. 2013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