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浙江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甜瓜幼果果皮颜色基因GR的精细定位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许昕阳 1 ; 沈佳 1 ; 张跃建 1 ; 李国景 1 ; 牛晓伟 1 ; 寿伟松 1 ;

作者机构: 1.浙江省农业科学院蔬菜研究所

关键词: 甜瓜;幼果果皮颜色;基因定位;GR;MELO3C003375(CmAPRR2)

期刊名称: 中国农业科学

ISSN:

年卷期: 2021 年 015 期

页码: 3308-3319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目的】探究甜瓜幼果果皮颜色性状的遗传规律,精细定位目标性状基因GR,加深对甜瓜发育过程中果皮颜色转变的认知,为开展甜瓜果皮颜色的分子设计育种奠定基础。【方法】以幼果深绿皮的薄皮甜瓜纯系‘MR-1’和幼果浅绿皮的厚皮甜瓜纯系‘LGR’为亲本,构建F1正反交群体;以及利用F1与浅绿皮亲本‘LGR’杂交构建BC1F1回交群体,对甜瓜幼果果皮颜色基因GR(Green Rind)进行遗传分析。选取BC1F1群体中深绿皮和浅绿皮单株各20株,混池其DNA进行BSA-seq以获取GR初定位区间。基于‘MR-1’和‘LGR’两亲本的重测序数据,开发初定位区段内特异性较好的分子标记,鉴定筛选扩大群体(BC1F1和F2)中的重组交换单株,验证和缩小定位区间,实现GR精细定位。将两亲本定位区段内注释基因的编码区进行测序以确定候选基因和关键变异位点。通过调查BC1F1回交群体中幼果果皮颜色和成熟果果皮颜色,利用相关性分析探究果皮颜色转变在甜瓜发育过程中的内在联系。【结果】通过分析F1群体果皮颜色发现所有F1单株幼果都表现为深绿皮。另外,BC1F1群体单株幼果果皮颜色会发生分离,其中深绿皮单株数﹕浅绿皮单株数约等于1﹕1,以及F2群体中深绿皮植株与浅绿皮植株的分离比为3﹕1。这些分离比都符合孟德尔遗传定律,表明幼果果皮颜色是受单个核基因GR控制的质量性状,并且深绿对浅绿为显性。通过BSA-seq分析将基因初步定位于4号染色体长臂,物理距离为1.8 Mb的范围内。利用开发的分子标记在扩大的定位群体中共筛选到24个重组交换单株。经过后代基因型和表型验证,最终将GR精细定位在标记4-102和4-81之间约17.7 kb的范围内,区段内共包含4个注释基因。经测序分析发现一个编码GLKs类转录因子CmAPRR2的基因MELO3C003375在亲本‘MR-1’和‘LGR’中存在多处变异,其中有3处发生了同义突变,1处错义突变和1处无义突变。无义突变出现在MELO3C003375的编码区第856位碱基处(由G变成T),导致亲本‘LGR’中蛋白翻译提前终止,其Myb-DNA结合结构域大部分缺失,推测基因MELO3C003375(CmAPRR2)即为影响甜瓜幼果果皮颜色的基因,而第856位的单碱基替换造成的无义突变即为关键变异位点。此外,BC1F1回交群体单株的表型调查结果显示幼果与成熟果的果皮颜色之间存在显著相关性。【结论】甜瓜幼果果皮颜色(深绿/浅绿)性状为质量性状,受单个核基因GR控制。通过遗传定位手段推断MELO3C003375(CmAPRR2)为最有可能影响甜瓜幼果果皮颜色的候选基因。

  • 相关文献

[1]金华猪4个基因的扩增和精细定位. 褚晓红,胡锦平,翁经强,徐如海,戴丽荷,路福增,黄少珍. 2009

[2]水稻早衰突变体lst的生理分析与基因定位. 孙惠敏,潘刚,潘晓华,程方民,黄福灯,李保同,张春娇,毛节景,赵晨晨. 2014

[3]水稻叶片早衰突变体ospls3的生理特征和基因定位. 龚盼,黎坤瑜,黄福灯,韦荔全,杨茜,程方民,潘刚. 2016

[4]水稻叶片早衰及盐敏感突变体osles的生理分析和基因精细定位. 毛节景,赵晨晨,黄福灯,潘刚,程方民. 2014

[5]水稻幼苗叶色温敏感突变体的鉴定及其基因定位. 江少华,周华,林冬枝,董彦君,叶胜海,张小明. 2013

[6]一个新水稻温敏感叶色突变体的遗传分析及其基因分子定位. 陈佳颖,赵剑,刘晓,李超,林冬枝,董彦君,叶胜海,张小明. 2010

[7]一个水稻苗期温敏感白色条斑叶突变体的遗传分析及基因定位. 李超,林冬枝,董彦君,叶胜海,张小明. 2010

[8]一个水稻温度敏感失绿突变体的遗传分析及分子定位. 董彦君,林冬枝,梅杰,苏倩倩,张建辉,叶胜海,张小明. 2013

[9]水稻温敏转绿突变体osv15的鉴定和遗传分析. 齐岳翰,李瑞莉,王芳,刘洪家,易可可,朱诚. 2018

[10]基于极端混合池(BSA)全基因组重测序的甘蓝型油菜有限花序基因定位. 张尧锋,张冬青,余华胜,林宝刚,华水金,丁厚栋,傅鹰. 2018

[11]水稻矮化宽叶突变体osdwl1的生理特性和基因定位. 黄妍,贺焕焕,谢之耀,李丹莹,赵超越,吴鑫,黄福灯,程方民,潘刚. 2021

[12]水稻黄叶早衰突变体osyes1的生理特性和基因定位. 黄福灯,赵超越,吴鑫,贺焕焕,程方民,李春寿,潘刚. 2020

[13]水稻温敏黄转绿突变体v5的鉴定和基因定位. 郭鹏,邵健丰,刘洪家,陶跃之. 2011

[14]水稻抗白叶枯病基因的鉴定、定位和克隆进展. 阮辉辉,严成其,安德荣,陈剑平. 2008

[15]水稻抗穗瘟基因的分子定位. 吴建利,庄杰云,柴荣耀,樊叶扬,金敏忠,李德葆,郑康乐. 2000

[16]一个水稻类感干尖线虫卷叶突变体的遗传分析与基因定位. 陈蕾,李小华,叶胜海,张小明,翟荣荣,金庆生. 2015

[17]大豆质核互作雄性不育研究进展. 董德坤,高莎,刘乐承,杨清华,朱丹华. 2012

[18]一个新的水稻半矮化小穗突变体的遗传分析与基因定位. 汪庆,汪得凯,陶跃之. 2011

[19]水稻卷叶突变体rl15(t)的生理学分析及基因定位. 张礼霞,刘合芹,于新,王林友,范宏环,金庆生,王建军. 2014

[20]水稻油菜素内酯不敏感且闭花授粉突变体的遗传分析和基因定位. 魏溪涓,张小明,王芳,邓敏娟,易可可. 2015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