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河北省农林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不同杀菌剂对玉米白斑病的田间防治效果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程鑫 1 ; 罗茗钟 2 ; 杨峰 2 ; 韩伟君 3 ; 孙华 4 ; 石洁 4 ; 刘文德 1 ; 吴瀚翔 1 ;

作者机构: 1.中国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

2.云南省普洱市植保植检站

3.云南省植保植检站

4.河北省农林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

关键词: 玉米白斑病;化学防治;杀菌剂;防治措施

期刊名称: 植物保护

ISSN: 0529-1542

年卷期: 2024 年 003 期

页码: 355-360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玉米白斑病是我国西南玉米产区一种新发病害,尚缺乏有效的防控措施。为筛选玉米白斑病的防控药剂,本研究选用19种不同作用机制的杀菌剂,于2022年-2023年在云南省普洱市开展田间试验,分别于玉米10叶期和抽雄吐丝期采用叶面喷雾法施药1次,评价各药剂的田间防效。结果显示,9种防治真菌性病害的杀菌剂在最后1次施药后28 d对白斑病的防治效果超过50%,包括250 g/L嘧菌酯悬浮剂、40%氟环唑悬浮剂、24%井冈霉素A水剂、40%咪鲜胺水乳剂和10%苯醚甲环唑微乳剂5种单剂,以及325 g/L苯甲·嘧菌酯悬浮剂、40%丁香·戊唑醇悬浮剂、40%唑醚·戊唑醇悬浮剂和30%氟环·咪鲜胺微乳剂4种混剂。保护性杀菌剂代森锰锌和有机铜杀菌剂喹啉铜仅表现了23.26%和29.00%的微弱防效。卵菌病害特效药剂烯酰吗啉,防治细菌性病害的杀菌剂春雷霉素、四霉素、中生菌素以及植物免疫诱抗剂6%寡糖·链蛋白可湿性粉剂的防效较差,均低于20%。本研究发现部分甲氧基丙烯酸酯类和三唑类杀菌剂对玉米白斑病具有较好的田间防治效果,建议现阶段在生产上采用二者的复配药剂如苯甲·嘧菌酯,唑醚·戊唑醇等开展田间防控。

  • 相关文献

[1]灰霉病化学防治及抗药性研究进展. 陈治芳,王文桥,韩秀英,张小风,马志强. 2010

[2]中国防治果蔬灰霉病的杀菌剂应用及防控关键技术. 赵建江,路粉,吴杰,毕秋艳,刘翔宇,韩秀英,王文桥. 2024

[3]几种杀菌剂对苹果轮纹病的药效比较. 马志强,金立平,韩秀英,王文桥,胡新胜,李红霞. 2007

[4]玉米茎基腐病防治研究进展. 沈广爽,于淑晶,郭宁,周贤龙,边强. 2021

[5]黄瓜褐斑病化学药剂防治研究进展. 纪军建,张小风,王文桥,孟润杰,韩秀英,马志强,张金林. 2010

[6]黄瓜霜霉病菌抗药性的发生及化学防治. 马辉杰,王文桥. 2010

[7]河北省不同地区棉蚜对吡虫啉等杀虫剂抗药性发展动态研究. 高占林,李耀发,党志红,潘文亮. 2008

[8]8种杀菌剂对番茄灰霉病菌的毒力及田间番茄灰霉病菌对咯菌腈的敏感性. 纪军建,张小风,韩秀英,赵建江,马志强,王文桥. 2012

[9]番茄灰霉病防治研究进展. 纪军建,张小风,王文桥,张金林. 2012

[10]木(木尞)种子小蜂生活习性及防治研究. 靳杏蕊,田士波,赵淑娥,杜秀英,李彦平. 1988

[11]马铃薯早疫病菌化学防治及抗药性研究进展. 范子耀,孟润杰,王文桥,马志强,韩秀英,张小风. 2010

[12]7种化学药剂对枣果主要致病菌的室内毒力测定. 张朝红,李扬,刘孟军. 2014

[13]二点委夜蛾化学防治方法研究. 柴同海,梅成彬,翟晖,霍立强,郭丽伟,刘奎胜,梁建辉,马继芳. 2012

[14]河北省一季作区马铃薯病虫害发生及综合防控. 刘玉华,王文桥. 2010

[15]韭菜下半年生产病虫害防治. 孙茜. 2013

[16]谷子病虫鸟害调查及防治措施. 张新仕,徐俊杰,王桂荣,刘猛,刘婓,王慧军. 2014

[17]河北省植棉区棉铃虫的防治措施. 周永萍,师树新,田海燕,葛朝红,杜海英. 2017

[18]论小麦干热风的危害与防治措施. 李强,孟祥海,李丁,赵明辉,乔文臣. 2018

[19]承德地区春播芝麻病虫害发生规律及防治措施. 桑利民,郭元章,徐桂真,张学敏,任自中,张玲,徐婧,林国智,刘翠珍. 2015

[20]奶牛养殖废弃物对环境的影响及其防治措施. 张翠绵,魏鹏,李超,李洪涛,贾楠,房新平,王占武. 2008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