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伍龙梅 1 ; 张悦 1 ; 刘妍 1 ; 邹积祥 1 ; 杨陶陶 1 ; 包晓哲 1 ; 黄庆 1 ; 陈青春 1 ; 蒋耀智 1 ; 梁巧丽 1 ; 张彬 1 ;
作者机构: 1.广东省农业科学院水稻研究所/广东省水稻育种新技术重点实验室/广东省水稻工程实验室/农业农村部华南优质稻遗传育种实验室(部省共建);仲恺农业工程学院农业与生物学院;广东海纳农业研究院/广东海纳农业有限公司
关键词: 直播稻;倒伏;机械化种植;杂草危害
期刊名称: 中国农学通报
ISSN: 1000-6850
年卷期: 2023 年 39 卷 006 期
页码: 1-5
收录情况: CSCD
摘要: 直播是一种重要的水稻种植方式,因具有省工、省时、节本和显著提高水稻种植的综合效益等优点,在国内外应用广泛.本文详述了国内外直播稻发展的研究现状和进展,介绍了生产上主要存在的湿润直播、水直播和旱直播三种种植方式.从产量、杂草防治和抗倒伏特性分析了直播稻生产上存在的主要问题,从适宜品种培育、氮肥施用、抗倒伏、杂草防治、农机农艺配套发展等方面提出了应对措施,展望了直播稻的发展趋势,以期为直播稻的高产抗倒栽培和推广应用提供参考.
- 相关文献
[1]氮素调控直播稻倒伏的研究进展. 张悦,伍龙梅,邹积祥,包晓哲,杨陶陶,陈青春,黄庆,张彬. 2022
[2]节水高产栽培对直播稻产量、病虫害发生和抗倒性的影响. LI Ruimin,李瑞民,傅友强,FU Youqiang,PAN Junfeng,潘俊峰,LIANG Kaiming. 2017
[3]华南双季直播稻品种筛选及其产量形成特征研究. 彭碧琳,胡香玉,钟旭华,田卡,黄农荣,潘俊峰,梁开明,刘彦卓,傅友强. 2019
[4]双季稻早季直播与晚季再生施肥技术研究. 韦思亦,唐拴虎,黄旭,吴永沛,李苹,付弘婷,杜建军. 2021
[5]利用高密度遗传图谱定位水稻耐低氧萌发QTL. 闫晓霞,朱满山,王丰,柳武革,李金华,霍兴,黄永相,刘迪林. 2023
[6]华南双季直播稻耐淹成苗率种质筛选及比较分析. 朱满山,付崇允,柳武革,廖亦龙,马晓智,王丰. 2024
[7]不同施肥方式和播种量对华南直播稻产量的影响. 傅友强,梁开明,麦国勋,潘华荣,许浩奇,潘俊峰,胡香玉,钟旭华,黄农荣. 2021
[8]中国南方稻作方式选择——基于长江中下游地区稻农的样本分析. 罗观长,陈春桦,陈风波,王建军. 2019
[9]中微量元素肥料不同用量对超级稻品种倒伏及产量的影响. 李惠芬,张彬,黄庆,刘怀珍,陆秀明,邹积祥,陈永,黄庆. 2016
[10]拔节期光强对水稻基部节间长度的影响. 梁开明,李晓娟,钟旭华,田卡,彭少兵,黄农荣,潘俊峰,刘彦卓. 2017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
-
短期减施氮肥对华南地区早晚兼用型水稻产量和稻米品质的影响
作者:刘劲松;伍龙梅;包晓哲;刘志霞;张彬;杨陶陶
关键词:早晚兼用型水稻;‘丝苗米’;氮肥;产量;稻米品质
-
有机替代+减量施肥对蕉园土壤理化性质和香蕉生长的影响
作者:王泽煌;陈伟盛;黄连喜;田利华;刘忠珍;劳栋添;邓建云;黄庆;魏岚
关键词:有机肥/炭基有机肥;减量施肥;土壤理化性质;香蕉产量;香蕉品质
-
华南地区早晚兼用型水稻产量和氮素吸收在早、晚季的差异特征
作者:邹积祥;杨陶陶;伍龙梅;包晓哲;张彬
关键词:早晚兼用型水稻;‘丝苗米’;产量;干物质积累;氮素吸收
-
优化施肥和有机替代技术对菜心生长与土壤肥力的影响
作者:魏岚;王泽煌;陈伟盛;黄连喜;田利华;刘忠珍;劳栋添;黄庆
关键词:有机肥/炭基有机肥;优化施肥;有机替代;菜心;土壤性质
-
全球气候变化对稻田温室气体排放和微生物群落影响的研究进展
作者:赵津瑶;张彬;伍龙梅;杨陶陶;徐伟诚;邹积祥;陈青春;包晓哲
关键词:气候变暖;大气二氧化碳浓度升高;近地层臭氧浓度升高;温室气体;微生物群落;减排;稻田
-
开放式主动增温对双季优质籼稻籽粒淀粉积累及其关键酶活性的影响
作者:陈丽明;杨陶陶;熊若愚;谭雪明;黄山;曾勇军;潘晓华;石庆华;张俊;曾研华
关键词:全球变暖;开放式增温;双季籼稻;淀粉合成
-
4种炭基复合改良剂可不同程度地降低糙米Cd富集
作者:魏岚;邱超才;黄连喜;李翔;黄庆;郑小东;林启美;刘忠珍;陈伟盛
关键词:稻田;Cd;炭基复合改良剂;早稻;晚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