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江苏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吡蚜酮复配药剂对稻飞虱控制效果及蜘蛛安全性研究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张新凤 1 ; 张国 1 ; 于居龙 1 ; 方继朝 2 ; 罗光华 2 ; 朱凤 3 ; 束兆林 1 ;

作者机构: 1.江苏丘陵地区镇江农业科学研究所

2.江苏省农业科学院植保研究所

3.江苏省植物保护植物检疫站

关键词: 吡蚜酮复配药剂;稻飞虱;防治效果;蜘蛛;安全性

期刊名称: 农学学报

ISSN: 2095-4050

年卷期: 2022 年 12 卷 006 期

页码: 33-38

摘要: 为筛选出能有效控制稻飞虱种群数量和延缓吡蚜酮抗药性产生的复配药剂,本研究选取4种吡蚜酮复配剂进行试验.以57%噻虫·吡蚜酮WDG、30%吡蚜·噻虫胺SC、35%噻虫·吡蚜酮WDG、70%吡蚜·呋虫胺WDG为试验药剂,以25%吡蚜酮SC为对照药剂,清水处理为空白对照.在稻飞虱低龄若虫盛期施药,于药后3、7、14、21天调查稻飞虱及蜘蛛的种群数量.结果表明,4种吡蚜酮复配药剂对稻飞虱具有较好控制效果,药后3天4种药剂对稻飞虱的防治效果均达到89%以上,药后14天4种药剂对稻飞虱的防治效果仍在98%以上,药后21天,35%噻虫·吡蚜酮WDG防治效果为86.26%,其他3种药剂防治效果仍在90%以上.4种药剂对蜘蛛杀伤力不明显,对水稻生长无不良影响.因此,4种吡蚜酮复配剂能有效控制稻飞虱种群数量,对天敌(蜘蛛)安全,可在水稻生产中大面积推广应用.

  • 相关文献

[1]三氟苯嘧啶对稻飞虱的控制效果与应用技术研究. 张国,于居龙,庄义庆,姚克兵,方继朝,郭慧芳,赵来成,束兆林. 2019

[2]甲维·毒死蜱不同剂型对白背飞虱的防治效果及对稻田蜘蛛安全性评价. 束兆林,赵来成,缪康,吉沐祥,端木和林,束华平. 2010

[3]21%醚菊·吡蚜酮SC对白背飞虱的控制效果及对稻田天敌安全性评价. 束兆林,缪康,赵来成,吉沐祥,方继朝,郭慧芳,刘宝生. 2011

[4]醚菊酯对水稻褐飞虱的控制效果及对稻田蜘蛛的安全性研究. 束兆林,方继朝,缪康,赵来成,郭慧芳,吴祥. 2007

[5]氰氟虫腙与醚菊酯复配对稻飞虱的控制效果及其安全性评价. 于居龙,缪康,赵来成,束兆林,姚克兵,杨红福,庄义庆. 2016

[6]三氟苯嘧啶不同种子处理方式对稻飞虱的控制效应. 张国,于居龙,束兆林,张建华,姚克兵,方继朝,罗光华,吴进才,戈林泉. 2021

[7]噻虫胺与吡蚜酮复配对稻飞虱的控制效应和稻田天敌安全性分析. 于居龙,张国,缪康,赵来成,方继朝,郭慧芳,束兆林. 2019

[8]10%三氟苯嘧啶SC拌种水稻对稻飞虱的防效及安全性评价. 张国,于居龙,束兆林,方继朝,吴进才,姚克兵. 2019

[9]70%噻虫嗪WS对水稻壮苗及稻飞虱的防治效果. 付佑胜,赵桂东,刘伟中. 2012

[10]水稻穗前稻飞虱省力化防控技术可行性评价. 张国,于居龙,束兆林,赵来成,缪康,庄义庆,姚克兵,方继朝. 2019

[11]毒死蜱对稻纵卷叶螟和稻飞虱的控制效果. 许小龙,顾中言,徐德进,李慈厚. 2008

[12]水稻高效浸种剂恶线清的应用效果与安全性评价. 束兆林,戴祝富,吉沐祥,赵来成,缪康,傅反生. 2006

[13]氟啶虫酰胺对水稻白背飞虱的防治效果及天敌安全性评价. 束兆林,于居龙,缪康,赵来成,杨红福. 2016

[14]氟吡菌酰胺SC防治番茄根结线虫的药效研究. 陈香华,蒋守华,熊战之,曹凯歌,付佑胜,王宏宝,周长勇,郭小山,刘伟中,张凯,汪立新,陈玉军,赵桂东. 2019

[15]吡虫啉蘸根防治草莓蚜虫试验初报. 刁春友,徐炜枫,闫晓阳,吉沐祥,韩方胜. 2018

[16]食用菌专用杀虫剂——菇净的药效及其安全性. 宋金俤,华秀红,刘超. 2006

[17]噻呋酰胺不同种子处理方式对水稻纹枯病的控制效应及其安全性评价. 姚克兵,于居龙,张国,赵来成,缪康,束兆林,杨红福,徐超,朱凤. 2021

[18]4种喷雾助剂对解淀粉芽胞杆菌Lx-11的增效作用及安全性评价. 张荣胜,张浩,乔俊卿,于俊杰,齐中强,刘永锋. 2023

[19]江苏稻田蜘蛛种群及优势种调查研究. 成晓松,张俊喜,仇彩云,周加春,李红阳,李慈厚,顾慧玲. 2010

[20]九种农药对稻田蜘蛛的影响及其对飞虱的防治效果. 张俊喜,胡春林,成晓松,仇彩云,周加春,李红阳,顾慧玲. 2011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