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福建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茶树种质叶片组织结构与其对黑刺粉虱抗虫性的关系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王庆森 1 ; 黄建 2 ; 陈常颂 1 ; 吴光远 1 ; 曾明森 1 ; 黄春梅 3 ; 陈荣冰 1 ;

作者机构: 1.福建省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

2.福建农林大学植物保护学院

3.福建农林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关键词: 茶树种质;叶片结构;黑刺粉虱;抗虫性

期刊名称: 茶叶科学

ISSN: 1000-369X

年卷期: 2009 年 29 卷 01 期

页码: 64-70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以田间虫口密度、网室内单位叶面积产卵量和世代存活率为指标测定了12份茶树种质对黑刺粉虱的抗虫性,并对叶片组织结构与网室内单位叶面积产卵量和世代存活率分别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优510、优3、丹桂、玉龙和九龙袍对黑刺粉虱的抗虫性较强,而G31、白鸡冠、福云10号和铁观音的抗虫性较弱。黑刺粉虱产卵量与气孔密度呈显著正相关(R=0.7950),与海绵组织厚度呈显著正相关(R=0.6790),而与栅栏组织厚度呈显著负相关(R=-0.7187,),与下表皮角质层厚度有接近显著水平的负相关(R=-0.6439);黑刺粉虱的世代存活率与气孔密度有接近显著的正相关(R=0.6654),而与下表皮厚度有极显著负相关(R=-0.8390),与下表皮角质层厚度有显著负相关(R=-0.7843),与栅栏组织厚度有极显著负相关(R=-0.8109)。

  • 相关文献

[1]茶树品种叶片组织结构与黑刺粉虱选择性的关系. 王庆森,福建农林大学植保学院,陈常颂,黄建,黄春梅,吴光远,曾明森,陈荣冰. 2007

[2]茶树新梢叶片叶绿素含量与黑刺粉虱选择性的关系. 王庆森,黄建,陈常颂,王秀萍,曾明森,高香凤,吴光远. 2012

[3]茶树品种新梢主要生化成分与黑刺粉虱选择性的关系. 陈常颂,王庆森,黄建,张应根,王秀萍,陈荣冰,吴光远,曾明森. 2007

[4]新梢表型性状特异性茶树种质资源研究进展. 张亚真,张弋,韩奥迪,单睿阳,陈志辉,孔祥瑞,李鑫磊,钟思彤,郑士琴,林郑和,游小妹,陈常颂. 2023

[5]茶树叶片GDH、GS、GOGAT基因的克隆及荧光定量PCR分析. 林郑和,钟秋生,陈常颂. 2012

[6]遮荫对夏暑乌龙茶叶片状态的影响. 张应根,陈常颂,张方舟,张文锦. 2004

[7]柑橘叶片结构与柑橘木虱寄主选择性的关系. 潘少霖,黄镜浩,林雄杰,范国成,陈瑾,胡菡青. 2014

[8]榕管蓟马危害与寄主叶片结构及营养物质的关系. 余德亿,姚锦爱,黄鹏,胡进锋,蓝炎阳. 2014

[9]小贯小绿叶蝉在5个茶树品种(系)上的蜜露排泄量与茶树叶片结构比较. 刘丰静,冉伟,李喜旺,汪素琴,孙晓玲. 2020

[10]不同药剂对天竺桂黑刺粉虱与佛州龟蜡蚧的室内毒力评价. 胡进锋,刘向国,王长方,陈峰,王俊. 2018

[11]不同药剂对天竺桂黑刺粉虱与佛州龟蜡蚧的药效研究. 胡进锋,付影,王长方,陈峰,王俊,刘向国. 2018

[12]黑刺粉虱对茶树品种的选择性. 王庆森,陈常颂,吴光远,曾明森,陈荣冰,余素红,黄建. 2006

[13]韦伯虫座孢菌的研究与利用. 陈雪芬,金建中,孙椒德,吴光远. 1995

[14]黑刺粉虱的发生预测与防治指标. 孙椒德,林阿祥,王庆森. 1997

[15]茶树黑刺粉虱(ALEUROCANTHUS SPINIFERUS)的研究进展. 王庆森,吴光远,曾明森,陈常颂,黄建. 2005

[16]生态诱虫板对茶假眼小绿叶蝉和黑刺粉虱的控制效果. 刘丰静,曾明森,王庆森,吴光远. 2010

[17]韦伯虫座孢菌防治黑刺粉虱的研究. 陈雪芬,吴光远,孙椒德,金建忠. 1996

[18]表达CpTI或CpTI+Bt基因水稻对鳞翅目害虫抗性的田间评价. 李玥仁,胡奇勇,郑宇,胡习斌,张晓俊,李本金. 2005

[19]蓟马类害虫在不同品种芒果上的种群动态及寄主选择性. 丁春霞,史梦竹,李建宇,杨红利,郑丽祯,傅建炜,尤民生. 2019

[20]转sck/cry1Ac 双基因抗虫水稻对二化螟和稻纵卷叶螟的抗虫效果. 李冬虎,傅强,王锋,姚青,赖凤香,吴进才,张志涛. 2004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