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戚志强 1 ; 胡跃高 2 ; 曾昭海 2 ; 傅反生 3 ; 储国良 3 ;
作者机构: 1.西南大学动物科技学院
2.中国农业大学农学与生物技术学院草业工程研究中心
3.江苏丘陵地Ⅸ镇江农科所
关键词: 紫花苜蓿;多花黑麦草;苇状羊茅;小黑麦;伴播作物;杂草
期刊名称: 草地学报
ISSN: 1007-0435
年卷期: 2008 年 16 卷 05 期
页码: 506-511+517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为解决苏南丘陵区紫花苜蓿(Medicago sativaL.)苗期的杂草问题,选择多花黑麦草(Lolium multiflorumLam.)、小黑麦(X Triticosecale Wittm.)、苇状羊茅(Festuca arundinaceaSchreb.)3种作物作为紫花苜蓿的伴播作物,实施不同间、混作方式,通过测定分析产量、株高、杂草量等多个指标,筛选该地区适宜的紫花苜蓿伴播作物及其播量。综合表现较好的伴播组合为:16.7 kg/hm2紫花苜蓿+25.0 kg/hm2赣选一号多花黑麦草,撒播;16.7 kg/hm2紫花苜蓿+266.7 kg/hm2中新830小黑麦,紫花苜蓿行距40 cm条播,行间条播小黑麦。3种伴播作物对紫花苜蓿和杂草的抑制作用大小依次为"赣选一号"多花黑麦草>"中新830"小黑麦>苇状羊茅。
- 相关文献
[1]苏南丘陵区秋播苜蓿适用伴生作物筛选试验. 戚志强,胡跃高,曾昭海,傅反生,储国良. 2005
[2]小黑麦在苏南农区草牧业生产上的利用研究. 周卫星,白淑娟,程云辉,钟小仙. 2005
[3]小黑麦在苏南农区草牧业的生产利用研究. 周卫星,白淑娟,程云辉,钟小仙. 2004
[4]小麦显性雄性不育基因Ms(Ta1)染色体组移位. 纪凤高,邓景扬,李思敏,程春生. 1988
[5]用原位杂交技术检测小麦异源染色质及定位核糖体DNA. 钟少斌,张德玉,周楠,蒋建东,姚景侠,A.RLEITCH,I.JLEITCH. 1991
[6]凋萎时间对多花黑麦草青贮品质及微生物动态变化的影响. 牟林林,宦海琳,许能祥,丁成龙,顾洪如. 2019
[7]混播比例和刈割茬次对多花黑麦草+箭筈豌豆混播草地土壤细菌群落的影响. 苟文龙,李平,董臣飞,李达旭,白史且,师尚礼. 2019
[8]3种生长抑制剂对多花黑麦草种子产量的影响. 孙旭春,顾洪如,张霞,董臣飞,许能祥. 2018
[9]饲用玉米与多花黑麦草轮作时期配置研究. 张瑞珍,王元清,曾洪光,苟文龙,李平,董臣飞,程明军,蒋旭东. 2020
[10]多花黑麦草+燕麦混播草地地上生物量和营养品质动态研究. 杨晓鹏,李平,董臣飞,马啸,苟文龙. 2020
[11]添加乳酸菌及不同含水量对多花黑麦草青贮品质的影响. 程云辉,潘艺伟,许能祥,宦海琳,张文洁,刘蓓一,田吉鹏,丁成龙. 2020
[12]与多花黑麦草抗灰叶斑病相关基因紧密连锁的RGA-CAPS标记筛选. 丁成龙,沈益新,顾洪如,三浦優一. 2005
[13]多花黑麦草对猪场污水铵氮净化效果研究. 彭齐,顾洪如,沈益新. 2008
[14]多花黑麦草抗病基因类似物的克隆及CAPS标记. 丁成龙,沈益新,顾洪如,三浦優一. 2006
[15]不同刈割期对多花黑麦草饲草产量及品质的影响. 丁成龙,顾洪如,许能祥,程云辉. 2011
[16]凋萎程度与复合添加剂处理对多花黑麦草青贮品质的影响. 杨杰,顾洪如,翟频,沈益新,康鲁风. 2008
[17]盐土和非盐土施氮对多花黑麦草增产改质效果差异的比较. 许能祥,董臣飞,丁成龙,程云辉,张文洁,顾洪如. 2016
[18]早熟型多花黑麦草生产性能及饲用品质研究. 丁成龙,许能祥,董臣飞,程云辉,顾洪如. 2014
[19]施氮水平与播种量对多花黑麦草种子结实性及产量的影响. 丁海荣,杨智青,钟小仙,丁成龙,顾洪如,洪立洲. 2015
[20]多花黑麦草对常用除草剂的敏感性研究. 娄群峰,李晓霞. 2002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
-
新形势下基层科研单位科技服务的实践与思考-以江苏丘陵地区镇江农业科学研究所为例
作者:单延博;王敬根;傅反生;姚克兵
关键词:科研单位;农业科技服务;实践;思考
-
果园生草栽培对土壤生态环境的影响
作者:刘亚柏;王敬根;付反生;储国良
关键词:果园;生草栽培;土壤生态环境;土壤流失
-
劳动力选择性转移对农业生产的影响——基于甘肃省1990~2008年时间序列数据的实证分析
作者:温小林;庄义庆;傅反生;王敬根;曲直;张玉军
关键词:人力资本;农业生产;选择性转移
-
农业科技品牌对氽业科技服务创新探讨
作者:蔡金华;傅反生;张玉军;温小林
关键词:“万山红遍”品牌企业;创新服务模式;挂牌扩园
-
植保专业化社会服务模式创新研究
作者:蔡金华;傅反生;张玉军
关键词:服务模式;江苏丘陵地区镇江农业科学研究所;成效
-
基层农业科研单位科技创新的有效途径——学科建设
作者:蔡金华;傅反生;张玉军
关键词:基层农业科研单位;学科建设;有效途径
-
劳动力选择性转移、人力资本与中国农业生产
作者:温小林;庄义庆;傅反生;王敬根;张玉军;曲直
关键词:选择性转移;人力资本;农业生产;偏态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