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杨广东 1 ; 刘兴焱 1 ;
作者机构: 1.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克山分院
关键词: 通透栽培;密度;克单14号
期刊名称: 中国种业
ISSN: 1671-895X
年卷期: 2013 年 05 期
页码: 58-59
摘要: 试验分析表明:在密植通透栽培条件下,品种克单14号表现出苗整齐,叶片收敛,有较高的增产潜力,通过通透栽培下种植密度对极早熟玉米生育期、农艺性状、生育特性和产量的研究,7.50万~8.25万株/hm2综合表现最好,产量最高,为该品种大面积推广应用提供了科学依据。
- 相关文献
[1]玉米品种龙单59不同密度和施肥量的栽培模式研究. 王明泉,苏俊,李春霞,龚士琛,闫淑琴,李国良,扈光辉,任洪雷,张长勇. 2014
[2]寒地水稻不同群体密度品质优化研究. 江海,王秋菊,赵宏亮,王萍,姜辉,孟英,张毓,黄莹. 2010
[3]不同种植密度对抗线虫大豆产量及品质的影响. 刘冰,朱洪德,李肖白,任翠梅,崔洪秋,刘德福,杨柳. 2013
[4]不同的氮磷和密度对红小豆伤流量及氨基酸含量的影响. 崔洪秋,祁倩倩,鲁巍,罗奥,姜玉美,张玉先. 2010
[5]不同密度和栽培方式对大豆品种黑河5O产量及相关农艺性状的影响. 谭娟,吕晓丽,蔡鑫鑫,王舒. 2013
[6]密度对龙青1号产量及产量构成因素的影响. 李树军,孙太靖,金玲. 2009
[7]密度对半矮秆大豆合农60产量及构成因素的影响. 韩德贤,盖志佳,刘婧琦,赵桂范,王庆胜,郑海燕,张敬涛. 2014
[8]密度对玉米品质及穗部性状的影响. 李波,陈喜昌,张宇,张立国,王振华. 2010
[9]不同种植密度对龙单32玉米产量及主要性状的影响. 杜永生. 2010
[10]播期、密度及施肥对寒地油用型紫苏产量的影响. 王晓飞,徐海军,郭梦桥,肖宇,程薪宇,刘淑霞,关向军,吴耀坤,赵伟华,魏国江. 2018
[11]不同平作种植模式对玉米叶部性状和产量及品质的影响. 张宇. 2019
[12]籽鹅精子品质及不同冷冻稀释液保存效果测定. 许红喜,刘胜军,张震,刘国君. 2021
[13]种植密度对早熟春玉米南北73农艺性状及产量的影响. 陈海军. 2021
[14]肥料和密度对寒地早熟粳稻产量及品质的影响. 马波. 2021
[15]氮肥和密度对黑龙江春玉米物质积累、抗倒伏及产量的影响. 佟桐,李彩凤,顾万荣,王明泉,张立国,刘笑鸣,王彬,赵猛. 2019
[16]玉米自交系N7923选育与应用. 王俊强,孙善文,韩业辉,于运凯,许健,周超,孙培元,刘海燕. 2020
[17]不同密度与整枝方式对礼品西瓜农艺性状与产量的影响. 杜志强,王迪,徐慧春,李志学,张宏宇,胡禧熙,赵践韬. 2019
[18]不同种植密度对齐齐哈尔地区青贮玉米产量和品质影响. 徐婷,樊景胜,连永利,曲忠诚,赵索,徐莹莹,高盼,杨慧莹. 2020
[19]优质抗倒小麦品种克春19配套栽培措施研究. 刘宁涛,邵立刚,车京玉,马勇,张起昌,邹东月,田超,尹雪巍. 2020
[20]环境和密度互作对合玉29农艺性状与产量的影响. 牛忠林,靳晓春,蒋佰福,邱磊,吴丽丽,李如来,高洪涛. 2020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
-
矮秆酿造型高粱新品种克杂17号的选育及栽培技术
作者:孙邦升;杨广东;胡尊艳;郝智勇;李菁华;陈林琪
关键词:酿造高粱;克杂17号;矮秆;栽培技术
-
不同肥料对极早熟高粱产量、农艺性状及品质的影响
作者:郝智勇;杨广东;胡尊艳;李菁华;孙邦升;陈林祺
关键词:高粱;不同肥料;产量;品质
-
不同时期喷施外源ABA对小豆碳代谢、内源激素及产量构成因素的影响
作者:李菁华;杨广东;胡尊艳;郝智勇;孙邦升;陈林琪;王雪扬;李琬;万书明
关键词:外源ABA;小豆;碳代谢;内源激素
-
普通菜豆新品种龙芸豆17的选育
作者:王强;孟宪欣;尹振功;魏淑红;郭怡璠;杨广东
关键词:普通菜豆;龙芸豆17;选育;栽培技术
-
酿造高粱克杂15号的选育与栽培技术
作者:郝智勇;胡尊艳;李菁华;孙邦升;陈林琪;王聪;李志新;杨广东
关键词:酿造高粱;克杂15号;选育;栽培技术
-
早熟鲜食糯玉米新品种克粘845的选育及栽培技术
作者:纪春学;刘兴焱;何长安;王辉;张恒;周恪驰;杨耿斌
关键词:克粘845;早熟;糯玉米;选育;栽培技术
-
酿造矮高粱新品种克杂16号的选育
作者:李菁华;杨广东;胡尊艳;郝智勇;孙邦升;陈林琪
关键词:高粱;克杂16号;酿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