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内蒙古农牧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农牧交错带(武川县)生态系统功能的变化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潘志华 1 ; 安萍莉 1 ; 刘亚玲 1 ; 郑大玮 1 ; 妥德宝 2 ;

作者机构: 1.中国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

2.内蒙古农业科学院

关键词: 农牧交错带;生态系统功能;生态退化

期刊名称: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ISSN: 1007-4333

年卷期: 2004 年 9 卷 01 期

页码: 37-40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随着北方农牧交错带生态系统结构的退化 ,生态系统的功能相应退化。以内蒙古武川县为例研究表明 :194 9— 1995年间 ,粮食单产与农作物光能利用率一直维持在 730kg·hm-2 和 0 0 8%的较低水平 ,天然牧草产量及其光能利用率则不断下降 ,分别由 82 5kg·hm-2 和 0 0 5 %下降到 375kg·hm-2 和 0 0 2 % ,农田养分输出大于输入 ,生态系统趋于退化。 1996年后这种状况有所缓解 ,粮食产量、农作物光能利用率转向上升 ,农田养分输入转向大于输出 ,农田生态系统开始得到恢复 ,但天然牧草的情况仍不容乐观。

  • 相关文献

[1]农牧交错带生态系统结构变化及其对系统退化的影响. 潘志华,安萍莉,郑大玮,妥德宝. 2002

[2]内蒙古农牧交错带土地资源持续合理利用的研究. 妥德宝,赵沛义,赵举,包海柱,张志勇,弓钦. 2001

[3]阴山北麓农牧交错带带状留茬间作轮作防风蚀技术研究. 赵举,郑大玮,妥德宝,赵沛义. 2002

[4]我国农牧交错带资源环境现状与可持续发展对策. 赵举,郑大玮,妥德宝. 2003

[5]黄土高原北部农牧交错带的生态问题与农业可持续发展. 马治国,郑大玮,段玉,妥德宝,陈正新. 2004

[6]黄土高原北部农牧交错带提高庭院集雨经济转化利用效率的技术途径分析. 马治国,郑大玮,段玉,潘学标,李少斌. 2006

[7]农牧交错带粮草带状间作防风蚀保土效应的研究. 赵举,郑大玮,潘志华,程玉臣. 2005

[8]以作物残茬为生物篱在裸露农田营建防风带技术的研究. 妥德宝,赵沛义,段玉,李焕春,张晓霞. 2007

[9]基于能流物流理论的农牧交错带生态治理模式研究——以内蒙古后山旱农区为例. 范锦龙,潘志华,赵举,郑大玮,妥德宝. 2004

[10]风蚀强度的空间差异及影响分析. 范锦龙,潘志华,赵举,郑大玮,妥德宝,赵沛义. 2003

[11]油葵秆生物篱和作物残茬组合抗风蚀效果研究. 刘晓光,郑大玮,潘学标,郑秀琴,妥德宝. 2006

[12]阴山北麓农牧交错带风蚀气候侵蚀力的计算与分析. 王永,赵举,程玉臣. 2005

[13]长期施肥对农牧交错带旱地土壤微生物多样性及群落结构的影响. 高日平,段玉,张君,任永峰,梁俊梅,景宇鹏,赵沛义. 2023

[14]长期施肥对农牧交错带栗钙土土壤理化性质及生物学特性的影响. 高日平,赵沛义,刘小月,张君,李焕春,黄洁,景宇鹏,段玉. 2023

[15]农牧交错带绿肥用豌豆种质资源的初步评价. 李振华,段玉,妥德宝,曹卫东,刘一灵,姚俊卿. 2011

[16]阴山北麓旱作区主要作物热能值及结构调整研究. 段玉,妥德宝,赵沛义,李焕春,张君. 2013

[17]内蒙古阴山北麓主要作物综合生产能力分析. 段玉,妥德宝,赵沛义,李焕春,张君,姚俊卿,付贵锁. 2011

[18]内蒙古阴山北麓农牧交错带农业生态重建模式的研究. 妥德宝,郑大玮. 1999

[19]以作物残茬为生物篱在裸露农田营建防风带技术的研究. 妥德宝,赵沛义,段玉,李焕春,张晓霞. 2007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