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山西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氮素实时监控技术对夏玉米产量及氮效率的影响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董云中 1 ; 王永亮 1 ; 郭彩霞 1 ; 郭军玲 1 ; 杨治平 1 ; 张强 1 ;

作者机构: 1.山西省农业科学院农业环境与资源研究所山西省土壤环境与养分资源重点实验室

关键词: 氮肥监控;夏玉米;产量;氮效率;山西省

期刊名称: 农业资源与环境学报

ISSN: 1005-4944

年卷期: 2013 年 05 期

页码: 18-22

摘要: 为了对山西南部夏玉米区氮肥的高效利用提供理论依据,采用田间定位试验,应用氮素实时监控技术研究了目标产量为7.5 t·hm-2时夏玉米优化施氮量。结果表明,与农户习惯施氮量相比,优化的氮用量大幅减少,3年累积减少氮肥投入491 kg·hm-2。由于氮素实时监控技术对夏玉米进行了氮素的分期调控,使得氮素供应能够满足夏玉米全生育期的需求,最终产量较农户习惯增加6.3%,增收1 418元·hm-2,同时,氮肥的利用效率、农学利用率以及偏生产力显著提高,而土体硝态氮的累积与淋洗则大幅下降,降低了对环境污染的风险。

  • 相关文献

[1]山西省玉米区试品种氮磷效率分析. 王晋,赵丽,郭虹霞,王陆军,侯雅静,王美霞,王创云. 2013

[2]山西省大豆多点试验品系农艺性状分析. 李方舟,张海生,王军,杨婷婷,古晓红,李广信,刘晋联. 2019

[3]山西省近年审定小麦品种的综合性状分析. 温辉芹,程天灵,裴自友,李雪,张立生,朱玫. 2018

[4]山西省县域棉花种植格局与施肥技术分析. 陈梦妮,李永山,王慧,范巧兰. 2021

[5]山西省近年审定鲜食玉米品种的综合性状分析. 王美霞,陈保国,王创云,赵怀生. 2020

[6]山西省近二十年审定小麦品种的农艺和品质性状变化. 马小飞,李竹梅,王敏,曹勇,李晓丽,姜兰芳,郝建宇,张定一,姬虎太. 2020

[7]山西省小麦、玉米养分资源管理现状及其养分平衡研究. 杨博,陈明昌,杨治平,张建杰,张强. 2008

[8]山西省玉米不同生态区玉米特征特性差异化分析. 郑向阳,栗建枝,王国平,成锴,赵太存,韩雪芳,冯书琴. 2015

[9]山西省玉米不同生态区玉米产量性状差异化分析. 郑向阳,栗建枝,王国平,成锴,赵太存,韩雪芳,冯书琴. 2015

[10]山西省主要粮食作物节肥增产潜力研究. 王永亮,王琦,杨治平,郭军玲,郭彩霞,张建杰. 2017

[11]山西省小麦品种产量及品质性状分析. 刘新月,姚先玲,裴磊,董双全,卫云宗. 2012

[12]山西省审定大豆品种主要农艺性状、产量及品质的演变分析. 任海红,马俊奎,刘学义,任小俊. 2018

[13]1998-2013年山西省审定棉花品种性状评价. 潘转霞,朱永红,夏芝,赵俊侠,石跃进,刘巷禄. 2015

[14]微喷水肥一体化氮肥后移对夏玉米氮素吸收及 籽粒产量品质的影响. 刘彩彩,张孟妮,武雪萍,裴雪霞,党建友,张永清,奚雅静,王碧胜,宋霄君,李生平,郑凤君,董悦. 2019

[15]不同种植密度对夏玉米产量影响分析. 党德宣,苏东涛,陈朝辉,林何莺,薄晓峰,傅君,李兆斌,冯婉君. 2014

[16]施氮与灌水对夏玉米产量和水氮利用的影响. 谢英荷,粟丽,洪坚平,王宏庭,张璐. 2012

[17]试论种植密度对不同玉米品种性状影响分析. 党德宣,苏东涛,陈朝辉,林何莺,薄晓峰,傅君,李兆斌,赵磊,侯东颖. 2015

[18]等氮条件下施肥方式对夏玉米产量及土壤养分吸收利用的影响. 杨峰,闫秋艳,鲁晋秀,李峰,王苗,董飞. 2016

[19]喷施EM菌肥对夏玉米产量的影响. 杨峰,杨荣,李峰,鲁晋秀. 2012

[20]晋南盆地夏播玉米种植密度对产量及其相关性状变异系数的影响. 亢秀丽,靖华,王裕智,刘建华,马爱平,崔欢虎. 2011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