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江苏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小麦抗白粉病近等基因系的RAPD分析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钟少斌 1 ; 张德玉 1 ; 姚景侠 1 ; 李松涛 2 ; 张忠廷 2 ; 王斌 2 ;

作者机构: 1.江苏省农业科学院农业生物遗传生理研究所

2.中国科学院遗传研究所

关键词: 小麦;近等基因系;白病粉;随机扩增的多态DNA

期刊名称: 江苏农业学报

ISSN: 1000-4440

年卷期: 1993 年 01 期

页码: 51-54

摘要: 以10个核苷酸长的随机引物,通过多聚酶链式反应(PCR)技术对1对小麦抗白粉病近等基因系的基因组DNA进行了扩增,旨在鉴定出与抗白粉病基因连锁的分子标记。对100个随机引物进行了筛选,发现有4个引物(OPV03,OPV06,OPW15和OPX05)在这对近等基因系间表现出扩增产物的多态性,其中由引物OPV03和OPV06扩增的多态DNA片段OPV03—1950和OPV06—1150只出现在抗病的近等基因系Khapli/8 chancellor中,推断其与抗白粉病基因连锁,但其连锁关系仍有待通过F2分离群体分析进一步确定。

  • 相关文献

[1]小麦株高QTL Qph.nau-5B的效应评价. 韩玉洲,张勇,杨阳,顾正中,吴科,谢全,孔忠新,贾海燕,马正强. 2021

[2]苏麦3号感赤霉病近等基因系的选育及分子标记. 赵涵,陈佩度,赵寅槐,马正强,刘大钧. 2002

[3]小麦Rht3基因遗传效应的研究. 周文春,赵寅槐,邹明烈,王苏,王书文,顾铭洪. 1993

[4]温度对番茄花叶病毒(TOMV)增殖及番茄叶片可溶性蛋白变化的影响. 许仁林,易琼华. 1989

[5]以标记辅助选择改良江苏主栽粳稻品种“淮稻5号”黑条矮缩病抗性. 李爱宏,潘存红,戴正元,肖宁,余玲,李育红,张小祥,张洪熙,潘学彪. 2012

[6]广谱稻瘟病抗性基因Pigm和Pi2的抗谱差异及与Pi1的互作效应. 戴正元,潘存红,陈夕军,余玲,张晓祥,李育红,肖宁,龚红兵. 2013

[7]色素原基因定位及其与广亲和基因之间物理距离的研究. 盛生兰,余波,李闯,陆驹飞. 2008

[8]与粳稻BT型细胞质育性恢复基因连锁的实用SSR标记的筛选. 程保山,洪德林,万志兵,郭媛. 2011

[9]一组水稻卷叶近等基因系的构建及性状研究. 左示敏,张亚芳,潘存红,王龙平,冯凡,马玉银,潘学彪. 2011

[10]水稻广亲和基因近等基因系代换片段长度检测及其利用. 余波,吴远雨,吉华利,张艳琼,陆驹飞. 2008

[11]3个黄褐棉近等基因系的选择及评价. 汪保华,王为,庄智敏,朱新宇. 2011

[12]关于水稻第6染色体株高基因的初步探讨. 余波,刁立平,盛生兰,钱华飞,李闯,陆驹飞. 2008

[13]甘蓝型油菜有、无花瓣近等基因系花器官的比较研究. 张洁夫,傅寿仲,戚存扣,浦惠明,陈玉卿,陈新军,高建芹. 2003

[14]棉花纤维长度近等基因系R01-40-08的背景遗传效应分析. 张霞,高进,郭琪,徐鹏,张香桂,沈新莲. 2014

[15]甘蓝型油菜无花瓣近等基因系的选育研究初报. 张洁夫,傅寿仲,戚存扣,浦惠明,伍晓明. 2002

[16]陆地棉转Bt基因抗虫性状近等基因系研究. 肖松华,刘剑光,狄佳春,许乃银,陈旭升. 2003

[17]利用RGA-PCR方法进行水稻抗瘟基因分子标记. 陈夕军,周益军,徐敬友,范永坚,童蕴慧. 2004

[18]小麦品种苏麦3号Qfhs.ndsu-3BS近等基因系受赤霉病菌侵染后差异性表达基因的鉴别. 史建荣,吴茂森,何晨阳. 2006

[19]转基因抗病小麦环境安全评价研究. 史建荣,吴季荣,徐剑宏,林凡云,祭芳. 2010

[20]江苏省淮北地区小麦育种进展与发展趋势分析. 李筠,冷苏凤,王龙,任立凯,李强. 2010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