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河南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河南省夏玉米品种对6种主要病害的抗性评价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施艳 1 ; 燕照玲 1 ; 王珂 1 ; 赵清爽 1 ; 席靖豪 1 ; 李冠楠 1 ; 刘焱昆 1 ; 袁虹霞 1 ; 李洪连 1 ;

作者机构: 1.河南农业大学植物保护学院;河南省农业科学院农业经济与信息研究所;小麦玉米作物学省部共建国家重点实验室

关键词: 玉米;抗病品种;病害;抗性鉴定;评价

期刊名称: 河南农业科学

ISSN: 1004-3268

年卷期: 2019 年 06 期

页码: 95-98+105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摘要: 病害是限制玉米生产的重要因素,筛选抗病品种是最经济有效的防控手段,河南省作为玉米主产区,筛选多抗性品种可以为该区玉米品种的推广及抗病育种奠定基础。2015—2017年河南省玉米品种区域试验中,针对河南省6种玉米主要病害进行抗性鉴定,结果表明,在玉米小斑病抗病品种鉴定中,不同年份抗性表现相对稳定,中抗品种占主要地位,比率分别为49.22%、52.00%、46.45%,抗性品种比率呈逐年上升趋势,而高抗性品种极少;在玉米弯孢霉叶斑病抗病品种鉴定中,不同年份间品种抗病表现变化较大,2015年高抗性品种比率最高,为35.16%;在玉米南方锈病抗病品种鉴定中,抗病和高抗的品种总体较少,抗性类型品种呈现逐年增加趋势;玉米镰孢茎腐病抗性种质资源相对较多,抗病品种比率也呈逐年上升趋势;玉米瘤黑粉病抗病品种鉴定结果在不同年份中差异较大,2015年和2016年以感病品种为主,2017年以中抗品种为主;玉米镰孢穗腐病高抗性品种较少,抗性品种比率逐年上升,中抗品种比率相对稳定,在40%左右。结合3 a的筛选和鉴定结果,共获得中抗以上的多抗性品种23个。综上所述,近年河南省选育的玉米品种中,对镰孢茎腐病、弯孢霉叶斑病和瘤黑粉病具有中等以上抗性的品种比例较高,而小斑病、南方锈病和镰孢穗腐病的高抗性品种相对较为缺乏,应进一步加强这3种病害的抗病种质资源筛选和抗病育种工作。

  • 相关文献

[1]播期对玉米早代自交系田间抗病性表现的影响. 张新,王义波,王振华,王永普. 2000

[2]河南省小麦品种成株期抗条锈病性鉴定与评价. 何文兰,宋玉立,杨共强,孙静. 2011

[3]小麦品种(系)对吸浆虫的抗性鉴定及评价. 李素娟,刘爱芝,韩松,马新丽,丁征宇,刘双季. 2006

[4]播期对玉米早代自交系田间抗病性的影响. 张新,王振华,汪红. 2002

[5]河南夏玉米主产区气象因素对产量的影响. 刘桂珍,郭书磊,魏良明,张新,刘海静,王振华,鲁晓民. 2024

[6]2016年漯河市小麦赤霉病发病情况及原因分析. 齐晓红,陈琦,侯艳红,范志业,刘迪,沈海龙,宋玉立,李世民. 2016

[7]豫西百合主产区主要病害及综合防治措施. 毛军需,王少先,连东军,郭永新,张金良. 2007

[8]小麦主要病害遥感监测研究进展. 贺佳,郝瑞,任淑芳. 2024

[9]双孢磨菇的主要病害及防治. 张水旺,蒋宝贵. 2001

[10]西瓜主要病害及抗病育种研究进展. 赵卫星,常高正,徐小利,李晓慧,杨帆. 2010

[11]谈2007年黄淮麦区小麦品种的利用. 王西成,赵虹,曹廷杰. 2007

[12]优质特早熟花生新品种豫花9327. 汤丰收,张新友,董文召,臧秀旺. 2004

[13]芝麻苗期抗茎点枯病鉴定技术研究. 高树广,倪云霞,李伟峰,王瑞霞,赵辉,杨修身,刘红彦,杨光宇. 2014

[14]花生品种(系)对叶斑病的抗性鉴定. 袁虹霞,孙炳剑,李洪连,邢小萍,汤丰收,张新友. 2004

[15]影响大豆胞囊线虫生理小种鉴定因素探讨. 练云,魏荷,王金社,雷晨芳,李海朝,武永康,卢为国. 2015

[16]一种提高实验重复性的大豆胞囊线虫抗性鉴定方法. 练云,周扬,雷晨芳,武永康,李海朝,王仕伟,王金社,卢为国. 2022

[17]芝麻品种资源抗枯萎病鉴定. 董朱霞,杨永东,薛香云,杨修身,靳秀兰. 1990

[18]药用菊花对菊花瘿蚊的抗性研究. 吴仁海,刘红彦,尹新明,王飞,鲁传涛. 2008

[19]河南省308份小麦新品系的茎基腐病抗性评价. 王会伟,李国领,高飞,李春盈,李居政,张天兴,张建周. 2023

[20]河南小麦新育成品种(系)白粉病抗性鉴定与分子标记检测. 曹廷杰,陈永兴,李丹,张艳,王西成,赵虹,刘志勇. 2015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