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 机构知识库!

南海北部陆架区短蛸生物学特性研究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胡飞飞 1 ; 陈芃 1 ; 陈新军 1 ; 陈国宝 2 ;

作者机构: 1.上海海洋大学海洋科学学院

2.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南海水产研究所

关键词: 短蛸;生物学特性;南海北部陆架区

期刊名称: 上海海洋大学学报

ISSN: 1674-5566

年卷期: 2017 年 26 卷 03 期

页码: 458-464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根据2015年8-10月在南海北部陆架区渔业生产期间采集的362尾短蛸样本,对南海北部陆架区短蛸的生物学特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样本的胴长范围为24~67 mm,平均胴长为43.2 mm,优势胴长组为35~50 mm,占样本总数的70.9%;样本的体质量范围为9~124 g,平均体质量为37.0 g,优势体质量组为13~52 g,占样本总数的83.8%。不同海域短蛸的胴长和体质量组成不同,北部湾海域的样本个体要小于南海北部海域。回归分析表明,短蛸的胴长与体质量的生长最适合用幂函数表示。样本的雌、雄比例为0.66∶1;不同海域的样本性腺成熟度组成不同,南海北部海域的样本以成熟个体为主,占比66.44%,而北部湾海域的个体几乎都处于未成熟阶段;样本摄食等级以0~1级为主,占样本总数的91.4%,胃含物主要以甲壳类为主。

  • 相关文献

[1]基于微卫星亲权鉴定技术的短蛸性选择研究. 范婷婷,冯艳微,刘文芬,王卫军,杨建敏. 2020

[2]短蛸的早期生长特征. 赵捷杰,陈四清,徐大凤,常青,张鹏飞. 2019

[3]短蛸对不同生物饵料利用的比较. 赵捷杰,陈四清,常青,徐大凤,李凤辉,张鹏飞. 2020

[4]南海北部陆架区甲壳类的种类组成和资源密度分布. 黄梓荣,陈作志,钟智辉,梁小芸. 2009

[5]南海北部陆架区虾蛄类的种类组成和数量分布. 黄梓荣,张汉华. 2009

[6]南海北部陆架区头足类的种类组成和资源密度分布. 黄梓荣. 2008

[7]南海北部陆架区蟹类的种类组成和数量分布. 黄梓荣. 2009

[8]泥鳅溃疡病及病原温和气单胞菌生物学及分子特征研究. 张晓君,邴旭文,姚东瑞,朱明,秦国民. 2010

[9]山女鳟水霉病病原的分离鉴定及其生物学特性. 甄珍,王荻,刘红柏,范兆廷. 2015

[10]南海北部陆坡海域瓦氏眶灯鱼的渔业生物学特征. 龚玉艳,杨玉滔,孔啸兰,张俊,江艳娥,陈作志,晏磊,张魁. 2018

[11]溶藻弧菌ZJ-T小RNA srvg23535基因突变株的构建及其功能初探. 邓益琴,陈偿,苏友禄,程长洪,马红玲,刘松林,冯娟. 2019

[12]史氏鲟大水面放养生物学及多样性研究. 姜作发. 2007

[13]克氏原螫虾人工繁殖及无公害养殖技术(五). 周鑫. 2009

[14]尼罗罗非鱼无乳链球菌基因缺失株△cpsE和△neuA的构建及其生物学特性. 师红亚,董浚键,张德锋,孙成飞,田园园,曾庆凯,卢迈新,叶星. 2017

[15]一株鳜鱼源产酶芽胞杆菌的筛选、鉴定及其生物学特性. 王家川,张德锋,王亚军,梁炽强,熊秀玲,石存斌,王芳,刘丽娟. 2021

[16]花(鱼骨)精子主要生物学特性的研究. 顾若波,徐钢春,闻海波,王玉芳,张守领. 2006

[17]白缘(鱼央)的奇特生物学特性. 龙华,陈建武,张燕,汪登强,赵刚,刘江东,余其兴. 2005

[18]深圳市4个典型分布区咬齿牡蛎的生物学·生理生化和品质特征. 周文川,卢洁,赵秋龙,姚托,付胜利,叶灵通. 2024

[19]外来鱼类革胡子鲶与本地鲶的功能反应及生物学特性的比较. 朱冰涛,徐猛,刘超,顾党恩,余梵冬,杨叶欣,胡隐昌,牟希东. 2020

[20]刀鲚的生物学及人工养殖研究进展. 魏广莲,徐钢春,顾若波,徐跑. 2012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