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江苏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甘蓝型油菜二体附加系92Ⅰ 1096附加染色体的遗传研究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戚存扣 1 ; 高冠军 1 ; 浦惠明 1 ; 傅寿仲 1 ; 仲裕泉 2 ;

作者机构: 1.江苏省农科院经济作物研究所

2.江苏省农业科学院遗传生理研究所

关键词: 甘蓝型油菜;二体附加系;遗传

期刊名称: 中国油料作物学报

ISSN: 42-1429/S

年卷期: 2000 年 22 卷 01 期

页码: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应用细胞学方法研究了甘蓝型油菜二体附加系 92 1 0 96( Brassica napus-carinata2 n=4 0 )和甘蓝型油菜整倍体品种宁油 1 0号 ( B.napus L.2 n=3 8)及其杂种的体细胞染色体数及花粉母细胞减数分裂过程中的染色体配对行为。结果 ,甘蓝型油菜二体附加系 92 1 0 96的体细胞染色体数稳定在 2 n=4 0条。它与宁油1 0号间的正反交杂种体细胞染色体数为 2 n=3 9条。表明二体附加系 92 1 0 96的两条外源的同源附加染色体通过雌雄配子的传递机会相等。花粉母细胞减数分裂中期 ( MI) ,杂种的 3 9条染色体配对成 1 9 +1 I,少数细胞出现了多价体 ,但在观察的所有花粉母细胞中均携有一个单价体。 92 1 0 96花粉母细胞减数分裂晚后期( AI) ,二分体细胞的染色体构型为 2 0 +2 0的细胞占 93 .54%。表明该二体附加系的附加染色体能在杂种后代中稳定传递 ,不易因遗传排斥而丢失 ,可用来进行有关农艺性状的基因定位研究

  • 相关文献

[1]甘蓝型油菜-埃塞俄比亚芥二体附加系植株形态及细胞学鉴定. 戚存扣,浦惠明,傅寿仲,仲裕泉. 1995

[2]高油酸油菜遗传育种研究进展. 咸志慧,龙卫华,谭筱玉,胡茂龙,浦惠明. 2022

[3]甘蓝型油菜芥酸含量的主基因+多基因遗传. 戚存扣,盖钧镒,章元明. 2001

[4]油菜抗咪唑啉酮性状的遗传及其应用. 浦惠明,高建芹,龙卫华,胡茂龙,张洁夫,陈松,陈新军,陈锋,顾慧,傅三雄,戚存扣. 2011

[5]甘蓝型油菜含油量的主基因+多基因遗传分析. 付三雄,戚存扣. 2009

[6]甘蓝型油菜花色性状的遗传研究. 张洁夫,浦惠明,戚存扣,傅寿仲. 2000

[7]甘蓝型油菜MICMS细胞质雄性不育恢复性的遗传研究. 张洁夫,傅寿仲,盖钧镒. 1999

[8]甘蓝型油菜油酸含量的主基因+多基因遗传分析. 索文龙,戚存扣. 2007

[9]甘蓝型油菜(Brassica napus L.)抗倒伏性状的主基因+多基因遗传分析. 顾慧,戚存扣. 2008

[10]甘蓝型油菜MICMS系统育性的遗传研究. 张洁夫,傅寿仲,盖钧镒. 2000

[11]甘蓝型油菜盐油杂3号的选育与高含油量育种. 单忠德,孙红芹,万林生,倪正斌,严国红,王爱民. 2013

[12]水稻叶片形态因子及其在F_1代的遗传. 吕川根,宗寿余,邹江石,姚克敏. 2005

[13]大白菜耐抽薹育种研究进展. 赵建锋,秦进华,孙玉东,罗德旭,朱明超,丁鹏. 2009

[14]水稻籼粳杂种IR36/Kamairazu花粉育性的遗传. 吕川根,高艳红,宗寿余,邹江石. 2006

[15]棉花抗黄萎病遗传与育种研究进展. 李卫华,胡新燕,杨峰,丁震乾. 2002

[16]粳型巨胚突变体的发现及其遗传研究. 周义文,龚红兵,李闯,盛生兰,刁立平,胡春明,林添资,景德道,钱华飞. 2010

[17]脆茎基因在水稻亚种间杂种后代中的遗传. 吕川根,宗寿余,赵凌,漆庆明,邹江石,池桥宏. 2004

[18]蚕豆育种研究进展(Ⅰ)——遗传学研究. 吴春芳,唐益其,姜永平,钱海民,唐纪华,俞雪美,吴菊芳. 2007

[19]粳稻穗角、着粒密度及每穗颖花数的遗传. 刘金波,王宝祥,刘晓丽,李健,杨波,方兆伟,卢百关,刘艳,迟铭,周振玲,陈庭木,秦德荣,徐大勇. 2014

[20]水稻耐盐基因遗传及耐盐育种研究. 胡婷婷,刘超,王健康,丁成伟,郭荣良,吴玉玲,徐家安,王友霜. 2009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