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福建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茶树新梢叶片叶绿素含量与黑刺粉虱选择性的关系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王庆森 1 ; 黄建 2 ; 陈常颂 1 ; 王秀萍 1 ; 曾明森 1 ; 高香凤 1 ; 吴光远 1 ;

作者机构: 1.福建省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

2.福建农林大学植物保护学院

关键词: 茶树种质;叶绿素含量;黑刺粉虱;选择性

期刊名称: 中国农学通报

ISSN: 1000-6850

年卷期: 2012 年 28 卷 19 期

页码: 229-232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为了明确不同茶树品种(种质)新梢叶绿素含量与黑刺粉虱选择性的关系,为抗虫品种选育的早期鉴定提供依据,采用丙酮分光光度法测定了9份不同抗性茶树新梢叶片的叶绿素含量,分析了茶树新梢叶绿素含量与黑刺粉虱选择性的相关性。研究表明,9份茶树种质新梢叶片的叶绿素总量差异达到显著水平(F=4.323,P<0.05)。其中,‘丹桂’、‘优3’、‘铁观音’、‘优510’、‘玉龙’和‘毛蟹’等种质的新梢叶片叶绿素总量较高,分别为3.72、3.49、2.85、2.74、2.69、2.61mg/g;而‘黄旦’、‘福云10号’和‘福云6号’等品种的叶绿素总量较低,分别为1.83、1.84、1.85mg/g。茶树种质新梢叶绿素总量、叶绿素a含量和叶绿素b含量与黑刺粉虱单位叶面积产卵量有一定负相关,但相关不显著(P>0.05);而与黑刺粉虱世代存活率有显著或接近显著水平的负相关(P<0.05)。表明新梢叶绿素总量、叶绿素a含量和叶绿素b含量较高的茶树种质,对黑刺粉虱的抗虫性较强;反之,则抗虫性较弱。

  • 相关文献

[1]茶树种质叶片组织结构与其对黑刺粉虱抗虫性的关系. 王庆森,黄建,陈常颂,吴光远,曾明森,黄春梅,陈荣冰. 2009

[2]黑刺粉虱对茶树品种的选择性. 王庆森,陈常颂,吴光远,曾明森,陈荣冰,余素红,黄建. 2006

[3]新梢表型性状特异性茶树种质资源研究进展. 张亚真,张弋,韩奥迪,单睿阳,陈志辉,孔祥瑞,李鑫磊,钟思彤,郑士琴,林郑和,游小妹,陈常颂. 2023

[4]茶树叶片GDH、GS、GOGAT基因的克隆及荧光定量PCR分析. 林郑和,钟秋生,陈常颂. 2012

[5]不同药剂对天竺桂黑刺粉虱与佛州龟蜡蚧的室内毒力评价. 胡进锋,刘向国,王长方,陈峰,王俊. 2018

[6]不同药剂对天竺桂黑刺粉虱与佛州龟蜡蚧的药效研究. 胡进锋,付影,王长方,陈峰,王俊,刘向国. 2018

[7]韦伯虫座孢菌的研究与利用. 陈雪芬,金建中,孙椒德,吴光远. 1995

[8]黑刺粉虱的发生预测与防治指标. 孙椒德,林阿祥,王庆森. 1997

[9]茶树品种新梢主要生化成分与黑刺粉虱选择性的关系. 陈常颂,王庆森,黄建,张应根,王秀萍,陈荣冰,吴光远,曾明森. 2007

[10]茶树黑刺粉虱(ALEUROCANTHUS SPINIFERUS)的研究进展. 王庆森,吴光远,曾明森,陈常颂,黄建. 2005

[11]生态诱虫板对茶假眼小绿叶蝉和黑刺粉虱的控制效果. 刘丰静,曾明森,王庆森,吴光远. 2010

[12]韦伯虫座孢菌防治黑刺粉虱的研究. 陈雪芬,吴光远,孙椒德,金建忠. 1996

[13]柑橘叶片结构与柑橘木虱寄主选择性的关系. 潘少霖,黄镜浩,林雄杰,范国成,陈瑾,胡菡青. 2014

[14]茶蚜对乌龙茶种质资源的选择性. 高香凤,王庆森,陈常颂. 2012

[15]茶树叶片组织结构与茶蚜对茶树品种选择性的关系. 高香凤,李慧玲. 2014

[16]寄主植物对B型烟粉虱选择行为和生物学参数的影响. 赵建伟,何玉仙,翁启勇,吴咚咚. 2009

[17]茶树品种叶片组织结构与黑刺粉虱选择性的关系. 王庆森,福建农林大学植保学院,陈常颂,黄建,黄春梅,吴光远,曾明森,陈荣冰. 2007

[18]三十烷醇和磷酸二氢钾混用对水稻的生理效应. 范秀珍,肖华山,刘德盛,蔡文燕. 2003

[19]不同大豆品种对氮肥反应的差异. 陈成榕. 1992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