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贾小霞 1 ;
作者机构: 1.甘肃省农业科学院马铃薯研究所
关键词: 玉米幼胚;胚龄;胚性愈伤组织;植株再生
期刊名称: 农业科技通讯
ISSN: 1000-6400
年卷期: 2011 年 06 期
页码: 105-107+175
摘要: 以玉米骨干自交系K12、137、87-1和综3的幼胚为外植体,研究基因型、胚龄、继代次数、诱导(分化)培养基中激素浓度对玉米幼胚胚性愈伤组织的诱导、保持和植株分化的影响。结果表明,基因型是玉米幼胚培养能力的主要影响因子。中等大小(1.0~2.0 mm)的幼胚都具有较高的愈伤组织诱导率。2,4-D浓度对玉米幼胚的胚性愈伤组织诱导率有很大的影响,而且不同基因型的最大诱导率所需的2,4-D浓度也不相同。为防止2,4-D浓度过高引起无性系的变异,本试验确定的诱导培养基的2,4-D浓度为2.0 mg/L。继代培养基中1 mg/L的2,4-D对胚性愈伤组织诱导和保持起关键作用。最佳分化培养基为N6盐+B5有机+2.0 mg/L甘氨酸+1 g/L CH+1.0 mg/L 6-BA+30 g/L蔗糖。
- 相关文献
[1]新几内亚凤仙叶片愈伤组织的诱导和植株再生. 刘芬. 2002
[2]影响甘啤5号大麦幼胚愈伤组织诱导及植株再生的因素研究. 张正英,李静雯. 2018
[3]大白菜子叶离体培养再生植株的研究. 张艳萍,陈玉梁,张正英. 2005
[4]啤酒大麦幼胚愈伤组织诱导和植株高效再生. 李静雯,张正英,李淑洁,赵丽娟. 2009
[5]酿酒葡萄‘神索’体胚发生及再生体系遗传稳定性分析. 杨晓明,安黎哲,王雅梅,李胜. 2006
[6]甜瓜品种GT-1植株再生体系的建立(英文). 黄永红,陆璐,陶兴林,赵长增. 2006
[7]秦艽体细胞胚胎发生及植株再生的研究. 魏莉霞,漆燕玲. 2010
[8]中药半夏单细胞悬浮培养、胚胎发生及植株再生. 欧巧明,厚毅清,包梅年,胡达,陈玉梁,岳春玲. 2012
[9]基于悬浮细胞培养的半夏多倍体诱导研究:Ⅱ.单细胞水平COLO诱导及多倍体植株再生. 欧巧明,岳春玲,厚毅清,崔文娟,郑秀芳,罗俊杰,陈玉梁. 2011
[10]蒙古黄芪高频再生体系的建立. 王宏霞,王国祥,蔡子平,王亚丽,晋玲. 2017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
-
鲜食型马铃薯新品种‘陇薯19号’
作者:杨昕臻;白永杰;李掌;曲亚英;郑永伟;文国宏;贾小霞;李高峰;李建武;张荣;马胜;李国权
关键词:马铃薯;陇薯19号;选育;鲜食
-
高寒阴湿区陇薯6号脱毒原种肥密配套模式研究
作者:黄伟;齐恩芳;贾小霞;谢奎忠;杨棪
关键词:高寒阴湿区;陇薯6号;脱毒原种;施肥;栽培密度;配套模式
-
'陇薯8号'马铃薯块茎淀粉积累特性及淀粉-蔗糖代谢途径转录组分析
作者:贾小霞;李建武;齐恩芳;文国宏;李高峰;吕和平;马胜;刘石;黄伟;张荣
关键词:马铃薯;发育时期;淀粉-蔗糖代谢;转录组分析
-
马铃薯脱毒原原种生产技术
作者:郑永伟;李掌;曲亚英;白永杰;贾小霞;文国宏
关键词:马铃薯;脱毒原原种;生产技术;质量控制
-
马铃薯PYL基因家族的全基因组鉴定及表达分析
作者:贾小霞;齐恩芳;马胜;黄伟;郑永伟;白永杰;文国宏
关键词:马铃薯;PYL基因家族;脱落酸;基因表达分析
-
不同除草剂对转Bar基因马铃薯田间杂草的防效及安全性分析
作者:贾小霞;马胜;齐恩芳;吕和平;刘石;黄伟;李掌;曲亚英
关键词:马铃薯;Bar基因;草铵膦抗性;杂草防效
-
马铃薯S病毒SYBR GreenⅠ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方法的建立
作者:齐恩芳;刘石;贾小霞;黄伟;吕和平
关键词:马铃薯S病毒;外壳蛋白基因;实时荧光定量PCR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