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黑龙江省西部高感大斑病玉米种质回交改良及配合力研究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迟莉 1 ;

作者机构: 1.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齐齐哈尔分院

关键词: 玉米大斑病;轮回选择;配合力分析

期刊名称: 中国种业

ISSN: 1671-895X

年卷期: 2014 年 05 期

页码: 36-38

摘要: 利用外引抗病自交系SPF-1、NX8008对本地区骨干自交系甸11、Kl3、K10、444、PH6WC进行轮回选择,得到改良系甸11×SPF-1、Kl3×SPF-1、K10×SPF-1、444×SPF-1、PH6WC×SPF-1、甸11×NX8008、Kl3×NX8008、K10×NX8008、444×NX8008、PH6WC×NX8008。改良系对玉米大斑病的抗性较改良前原始系有明显提高。甸11×SPF-1、444×SPF-1、PH6WC×SPF-1、甸11×NX8008、K10×NX8008、444×NX8008、PH6WC×NX8008较原始系的一般配合力也有显著提高;Kl3×SPF-1对丹340,K10×SPF-1、Kl3×NX8008对黄早四的特殊配合力有明显提高。Kl3×SPF-1、K10×SPF-1、Kl3×NX8008一般配合力有所下降。

  • 相关文献

[1]玉米窄基因群体中七份种质的评价. 邵勇,南元涛,景玉良,魏国才,金振国,高利,孙艳杰,石运强,邵珊珊. 2018

[2]EP17×sx709改良系的分析与评价. 邵勇,魏国才,孙艳杰,石运强,邵珊珊,南元涛. 2019

[3]马铃薯二倍体栽培种S.phureja与普通栽培种的四倍体杂种品质性状育种价值的研究. 盛万民,王凤义,牛志敏,曹淑敏,张丽娟,石瑛,田兴亚,陈伊里,吕文河. 2001

[4]不同耐冷型玉米种质的配合力及聚类分析. 扈光辉,王天宇,苏俊,李春霞,龚士琛,宋锡章,闫淑琴,李国良,王明泉. 2009

[5]模糊综合评判法在茄子配合力分析中的应用. 林密,卢淑雯,牛柏忠. 2000

[6]极早熟玉米杂交种抗大斑病鉴定与评价. 张崎峰. 2020

[7]黑龙江省西部半干旱区玉米抗大斑病种质资源的筛选. 浦子钢,杨克军,李德新,林志伟,孙冬梅,马宝新,刘海燕,孙善文,王俊强,迟莉. 2010

[8]玉米抗大斑病育种研究现状. 浦子钢. 2010

[9]黑龙江省玉米大斑病菌生理小种的研究. 李春霞,苏俊,龚士琛,宋锡章,李国良,扈光辉. 2000

[10]黑龙江省玉米大斑病菌生理小种组成变异研究. 李春霞,苏俊,龚士琛,宋锡章,闫淑琴,李国良,扈光辉,王明泉. 2004

[11]黑龙江省西部地区玉米大斑病菌生理小种鉴定及生物学特性分析. 浦子钢. 2012

[12]玉米主要病害发生情况调查. 李志勇,梅丽艳. 2008

[13]黑龙江省玉米大斑病菌小种生理分化的研究. 石凤梅,马立功. 2013

[14]黑龙江省西部地区先玉335与改良先玉335大斑病病情发展对比动态分析. 浦子钢. 2013

[15]我国玉米大斑病生理小种动态与抗玉米大斑病材料筛选. 杨耿斌. 2014

[16]生物农药对玉米大、小斑病的防效及其对土壤微生物的影响. 刘悦,王立达,李青超,兰英,赵秀梅,刘洋,郑旭,刘颖,韩业辉. 2023

[17]轮回选择方法对大白菜群体改良效果研究. 詹云,温玲,冯一新,吕桂菊,徐利民,马士杰. 2001

[18]黑龙江省玉米育种问题探讨. 靳晓春,牛忠林,吴丽丽,李如来,蒋佰福. 2023

[19]玉米龙早群的轮回选择效果及应用研究. 张建国,曹靖生,史桂荣,郭晓明,赵伟,李树军,蔡泉. 2006

[20]玉米龙早群S_1后代轮回选择效果的研究. 曹靖生. 1999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