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河北省农林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应用数码相机进行水稻氮营养诊断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范明生 1 ; 张福锁 1 ; 陈新平 1 ; 吕世华 2 ; 孙彦铭 3 ;

作者机构: 1.中国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

2.四川省农业科学院土壤肥料研究所

3.河北省农林科学院农业资源环境研究所

关键词: 数字图像;色彩深度;水稻;氮营养诊断

期刊名称: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ISSN: 1000-0593

年卷期: 2009 年 29 卷 08 期

页码: 162-165

收录情况: EI ; SCI ;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传统的水稻氮营养诊断需要大量的破坏性取样和实验室分析,SPAD叶绿素仪虽然具有较高的精度,但只能测定叶片的很小一部分,需要进行多点的测试,在大面积应用费时费力,时效性和便捷性不足。该文利用田间不同氮水平试验,使用数码相机获取了水稻冠层图像并进行色彩分析,研究了利用可见光遥感技术手段进行水稻冠层的氮营养诊断的可行性,并对表征水稻氮营养状况的可见光光谱诊断指标进行了探索。研究结果表明,数字图像红光值(R)、绿光值(G)和红光标准化值(NRI)与水稻氮营养状况常规诊断指标植株全氮含量、生物量和地上部吸氮量等都呈显著的线性反相关关系,而绿光标准化值则与上述指标呈显著正相关关系。红光标准化值与叶绿素仪SPAD读数相比能更好地表征水稻幼穗期的氮素营养状况,与常规测试指标的相关系数介于0.541~0.780之间。数字图像色彩分析技术具有发展成为新一代作物氮营养诊断手段的潜力。

  • 相关文献

[1]基于无人机可见光遥感的夏玉米氮素营养动态诊断参数研究. 张玲,陈新平,贾良良. 2018

[2]扁杆藨草的生物学特性、危害及化学防除技术. 孙福华. 2004

[3]淹水对夏季水稻乳苗撒播成苗的影响. 周汉良,郑秋玲,郭艳超,王凤芝. 2010

[4]对水稻大小垄内小气候的研究. 王文成,郑素花,丁连志. 1999

[5]优质多抗高产水稻新品种垦育16号的选育与应用. 张启星,孙宇,王秀萍,王永新. 2002

[6]移栽密度对水稻生长发育及产量的影响. 李建广,张秀和,张国新,甄翠荣. 2005

[7]模糊数学方法在水稻区域试验应用的探讨. 王万章,刘国庆,张启星,王永新,李荣改,刘善资,王秀萍,刘亚芹. 1993

[8]亚种间杂交稻子粒充实度的遗传分析. 李荣改,孟令启,冯瑞光,宁文书. 2000

[9]水稻中位蘖的分蘖规律与生产力研究. 周汉良,鲁学林,郑秋玲. 2000

[10]水稻沟台栽培技术的增产效应研究. 甄英肖,扈传禹. 2004

[11]品种丰产势应用于水稻新品种的评价初探. 王万章,刘国庆,张启星,王永新,李荣改,刘善资,王秀萍,刘亚芹. 1993

[12]水稻新品种垦稻95—4的选育及应用. 张国新,张秀和,李建广,甄翠荣. 2004

[13]优质高产水稻新品种垦优2000的选育及配套栽培技术. 孟令启,冯瑞光,张晓东,李淳瑚. 2004

[14]北方水稻花培苗越冬培养技术的研究. 王永新,刘亚琴,张启星,刘国庆,刘善资,王秀萍. 1997

[15]水稻新品种冀粳15号的选育与应用(简报). 王秀萍,孙宇,张启星,王永新. 2001

[16]不同熟期水稻品种间产量构成特点的分析探讨. 刘国庆,张启星,刘善资,王永新,王秀萍,刘亚芹. 1994

[17]水稻沟台栽培技术的增产效应研究. 杜卫军,刘书起. 1998

[18]水稻种子的发芽规律及其控制措施研究. 王秀萍,刘国庆,张启星,王永新,刘善资,刘亚芹. 1995

[19]温室加速水稻世代进程栽培技术研究. 王秀萍,张启星,刘国庆,王永新,刘善资,刘亚琴,张军远. 1995

[20]河北省稻恶苗病菌及品种抗病性测定研究初报. 张淑平,潘勋,张晓东. 1994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