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 机构知识库!

东海浮游桡足类的种类组成及优势种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徐兆礼 1 ; 崔雪森 1 ; 陈卫忠 1 ;

作者机构: 1.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东海水产研究所农业部海洋与河口渔业重点开放实验室

关键词: 东海;浮游桡足类;种类组成;优势种;鳀渔场

期刊名称: 水产学报

ISSN: 1000-0615

年卷期: 2004 年 28 卷 01 期

页码: 35-40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根据1997-2000年东海23°30′~33°N、118°30′~128°E水域4个季节海洋调查资料,对浮游桡足类种类组成及优势种作了探讨。东海浮游桡足类经鉴定共有226种,呈外海高近海低的分布趋势,夏季(163种)>秋季(152种)>春季(140种)>冬季(123种),4个季节皆出现的有78种。优势种(优势度Y≥0.02的17种,主要有中华哲水蚤(Calanus sinicus)、普通波水蚤(Undinula vulgaris)、精致真刺水蚤(Euchate conicina)和亚强真哲水蚤(Eucalanus subcrassus)等,季节更替明显,在秋、冬季优势种中还新出现了多种中、小型桡足类。北部近海(29°~32°N、125°E以西)春季中华哲水蚤、夏秋季精致真刺水蚤与水温、盐度多元一次逐步回归相关性显著(P<0.05),秋季普通波水蚤与水温、盐度相关性非常显著(P<0.01),春季鳀(Engraulis japonicus)中心渔场(>100kg·h~(-1))分布与中华哲水蚤高密集区(50~100ind·m~(-3))平面分布具有良好的对应关系;春、夏季鳀鱼仔、稚鱼高密度区(≥100ind·net~(-1))与中华哲水蚤高丰度区(50~100ind·m~(-3))相重叠。

  • 相关文献

[1]大亚湾桡足类的生态学研究. 廖秀丽,李纯厚,杜飞雁,林钦,贾晓平. 2006

[2]珠江八个入海口浮游桡足类的季节特征. 高原,赖子尼,魏泰莉,庞世勋,杨婉玲,蒋万祥,王超. 2009

[3]东海浮游桡足类的数量分布. 徐兆礼,蒋玫,晁敏,王云龙,袁骐,陈亚瞿. 2003

[4]东海普通波水蚤种群特征与环境关系研究. 徐兆礼. 2006

[5]东海亚强真哲水蚤种群生态特征. 徐兆礼. 2006

[6]东海精致真刺水蚤(Euchaeta concinna)种群生态特征. 徐兆礼. 2006

[7]东海赤潮高发区春季浮游桡足类与环境关系的研究. 徐兆礼,蒋玫,陈亚瞿,赵文武. 2003

[8]东海蛇鲻种类组成及其分布. 胡芬,李圣法,李建生. 2002

[9]东海浮游糠虾种类特征和多样性. 徐兆礼. 2006

[10]东海毛颚类种类组成和多样性. 徐兆礼,戴一帆,陈亚瞿. 2004

[11]东海浮游十足类(Decapods)多样性研究. 徐兆礼. 2005

[12]东海区红娘鱼属种类组成及其分布特征. 胡芬,李建生,李圣法. 2005

[13]东海生态系统中鱼卵、仔稚鱼种类组成、数量分布及其与环境因素的关系. 万瑞景,曾定勇,卞晓东,倪晓波. 2014

[14]东海海樽类种类组成和多样性. 徐兆礼,林茂. 2007

[15]2007年春、夏季黄河口海域鱼卵、仔稚鱼种类组成与数量分布. 卞晓东,张秀梅,高天翔,万瑞景,张沛东. 2010

[16]黄河口及其邻近水域浮游动物群落结构特征及其季节变化. 刘晓慧,徐宾铎,张崇良,薛莹,任一平,纪毓鹏. 2017

[17]海州湾鱼类生态类群的研究. 隋昊志,薛莹,任一平,邹易阳,于磊. 2017

[18]广东10个海岛潮间带大型经济海藻调查. 薛姣,李婷,苏家齐,朱长波,张博,陈素文. 2024

[19]苏北浅滩中部海域春秋季口足目和十足目虾类分布特征. 阙江龙,康伟,徐兆礼,陈佳杰,周进. 2012

[20]柘林湾及其邻近海域大型底栖动物的种类组成和季节变化特征. 舒黎明,陈丕茂,黎小国,于杰,冯雪. 2015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