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广东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外选35”和“七丝占”重组自交系群体抗稻瘟病QTL的初步定位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毛兴学 1 ; 罗文永 1 ; 刘彦卓 1 ; 陈建伟 1 ; 肖昕 1 ; 李晓方 1 ;

作者机构: 1.广东省农科院水稻研究所、广东省水稻育种新技术暨农业部水稻遗传改良重点实验室

关键词: 水稻;稻瘟病;QTL

期刊名称: 中国农学通报

ISSN: 1000-6850

年卷期: 2005 年 21 卷 02 期

页码: 41-42+48

摘要: 以中国华南地区曾普遍使用的抗瘟性水稻材料外选35和广东最早的优质食味好的品种七丝占为亲本材料,建立的重组自交系群体。利用广东省水稻育种新技术暨农业部水稻遗传改良重点实验室分离的广东稻区稻瘟菌ZC-13和ZC-15两个小种进行单小种接种鉴定抗瘟性,利用QTLmapper2.0进行抗瘟性QTL定位分析。结果共检测到2个QTL,均位于第12号染色体的RM117-RM179区间。对由外选35育成的7个抗性品种进行检测分析,所选的品种该区段均来源于外选35,初步验证该区段可能含抗稻瘟病位点。

  • 相关文献

[1]“实践八号”卫星搭载水稻空间诱变稻瘟病抗性研究简报. 张景欣,杨祁云,王慧,刘永柱,郭涛,朱小源,喙志强. 2009

[2]华南优质籼稻抗稻瘟病性分析及抗病育种对策. 朱小源,杨祁云,伍尚忠. 2002

[3]广东省优质水稻对稻瘟病的抗性研究及抗病育种对策. 朱小源,杨祁云. 2001

[4]水稻糙米高蛋白基因的QTL定位. 李晨,潘大建,孙传清,周汉钦,范芝兰,陈建酉,王象坤. 2006

[5]水稻耐冷QTL定位的比较分析. 杨梯丰,张少红,赵均良,黄章慧,张桂权. 2015

[6]应用导入系群体进行水稻产量相关性状的遗传剖析. 康乐,李宏,孙勇,卢德城,张帆,黄道强,徐建龙,王志东,朱苓华,高用明,傅彬英,李康活,周永力,周少川,黎志康. 2008

[7]优质稻"粤农丝苗"白叶枯病抗性遗传分析及主效QTL qBB-11-1的精细定位. 薛皦,卢东柏,刘维,陆展华,王石光,王晓飞,方志强,何秀英. 2022

[8]水稻抗旱性研究进展. 邢俊连,陈思蓉,孙炳蕊. 2024

[9]水稻耐冷生理和遗传机制研究进展. 邓久英,陈光辉,刘斌,刘军. 2009

[10]水稻耐盐分子机制研究进展. 陈思蓉,李晨,孙炳蕊. 2023

[11]抗稻瘟病Pi2/9/z-t基因特异性分子标记的开发. 华丽霞,汪文娟,陈深,汪聪颖,曾烈先,杨健源,朱小源,苏菁. 2015

[12]空间诱变水稻品系T2的稻瘟病抗性分析及抗病基因定位. 孙大元,陈冠州,张景欣,周丹华,王慧,朱小源,杨祁云,陈志强. 2016

[13]利用分子标记辅助选择育种(MAS)技术改良水稻恢复系粤恢826. 刘维,何秀英,廖耀平,程永盛,卢东柏,陆展华,陈钊明,陈粤汉. 2017

[14]优质稻品种粤农丝苗稻瘟病广谱抗性遗传及基因组成分析. 陆展华,刘维,卢东柏,王晓飞,王石光,何秀英. 2020

[15]稻瘟病综合防控技术研究进展. 刘明津,汪文娟,冯爱卿,饧健源,陈凯玲,陈深,封金奇,陈炳,苏菁. 2020

[16]广东省主栽水稻品种稻瘟病主效抗性基因的鉴定及分析. 陆展华,付魏魏,刘维,卢东柏,王晓飞,王石光,何秀英. 2020

[17]三黄占2号及其衍生品种抗稻瘟病特征研究. 朱小源,杨祁云,刘斌,张少红,伍尚忠. 2003

[18]我国新育成水稻品种(材料)抗病虫性与米质的评价研究. 孙国昌,闵捷,吕仲贤,朱小源,肖放华,袁筱萍,沈君辉,毛雪琴,王汉荣,赵新华,杨祁云,陈能. 2003

[19]施用硅肥对水稻稻瘟病、生长及产量的影响. 赖添奎,邓裕娴,葛少彬,王秀梅,杨健源. 2012

[20]水稻多基因型和单基因型品种抗病性及群体内稻瘟菌遗传多样性初析. 唐志明,金晓春,李晓方,刘彦卓,刘志霞,卢东柏,毛兴学,高云,卢德城. 2010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