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河北省农林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内蒙古草原不同植物种群土壤化学元素特征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刘忠宽 1 ; 智健飞 2 ; 刘振宇 1 ;

作者机构: 1.河北省农林科学院农业资源环境研究所

2.河北省农林科学院农业经济研究所

关键词: 内蒙古草原;植物种群;土壤;化学元素

期刊名称: 华北农学报

ISSN: 1000-7091

年卷期: 2005 年 20 卷 06 期

页码: 101-106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对内蒙古温带典型草原冷蒿(Artemisia frigida)、星毛委陵菜(Potentilla acaulis)、羊草(Leymus chinensis)、木地肤(Kochia prostrata)和小叶锦鸡儿(Caragana microphylla)种群土壤无机氮、微生物量氮、全氮、有机碳、净氮矿化速率和pH等特性进行了系统研究。结果表明,不同植物种群土壤pH值和全N含量3个取样期均以羊草最高,其次为星毛委陵菜,小叶锦鸡儿种群最低。除冷蒿与木地肤种群间外,其他种群间土壤pH值和全N含量均达到显著性差异(P<0.05)。羊草种群土壤无机N含量最高,其次依次为冷蒿种群、小叶锦鸡儿种群、木地肤种群和星毛委陵菜种群。各植物种群间土壤无机N含量均达到了显著性差异(P<0.05)。不同植物种群土壤微生物量氮(MBN)3个取样期均以小叶锦鸡儿最高,其次依次为羊草种群、冷蒿种群、木地肤种群和星毛委陵菜种群,各种群间差异显著(P<0.05)。3个培养期均以羊草种群土壤净氮矿化速率最高,其次依次为冷蒿、星毛委陵菜、木地肤和小叶锦鸡儿,各种群间均达到了显著差异(P<0.05)。土壤净氮矿化速率与植物种群土壤pH、温度和C∶N分别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和负相关关系(P<0.05)。3个取样期土壤有机碳含量均以小叶锦鸡儿种群最高,其次为羊草种群,星毛委陵菜种群最低。除冷蒿种群与木地肤种群间土壤有机碳含量差异不显著(P>0.05)外,其他各植物种群间土壤有机碳含量均达到了显著性差异(P<0.05)。这些变化特征说明,随着草地退化和灌丛化,土壤养分呈降低趋势,尤其是有效养分变化更加明显。

  • 相关文献

[1]内蒙古草原羊尿斑块土壤氮素的变化特征. 刘忠宽,智建飞,秦文利. 2007

[2]利用热脉冲技术测定饱和土壤中水流量及水流速率. 任图生. 1999

[3]国红苹果园土壤中微量元素的周年变化规律及相关性分析. 郝婕,魏亮,王献革,李学营,索相敏,鄢新民,冯建忠. 2014

[4]追施沼液对白菜及土壤重金属含量的影响. 杨军芳,冯伟,贾良良,韩宝文,杨振立,常瑛军,窦菲,刘孟朝,邢素丽,王朋峰. 2015

[5]不同施肥措施对春玉米农田土壤酶活性的影响. 黄智鸿,赵海超,魏东,史宝林,毛庆文,宋胜普,阎立波. 2016

[6]常量元素在国红苹果园土壤中的动态变化研究. 郝婕,魏亮,王献革,李学营,索相敏,鄢新民,冯建忠. 2014

[7]河北省典型蔬菜产地重金属污染特征与环境质量评价. 茹淑华,徐万强,孙世友,赵会薇,张国印,王凌. 2018

[8]曹妃甸主城区绿化植物资源调查与分析. 丁丁,鲁梦莹,张学英,李高杰,王巍杰,郭艳超. 2019

[9]球孢白僵菌HFW-05菌株在土壤中宿存研究初探. 曹伟平,张海剑,王广君,杜立新. 2015

[10]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测定豇豆及其栽培土壤中吡唑萘菌胺及其代谢物和嘧菌酯. 赵旭东,钱训,郑振山,陈勇达. 2018

[11]螺虫乙酯及其代谢物在梨和土壤中的残留及消解动态. 钱训,郑振山,陈勇达,张少军,关军锋,范力欣,赵旭东,钱梦媛. 2019

[12]耕层重构对棉田土壤养分、微生物数量与酶活性的影响. 王燕,张谦,王树林,韩硕,冯国艺,董明,钱玉源,祁虹. 2021

[13]禽粪有机肥对土壤锌积累特征及其生物有效性的影响. 茹淑华,张国印,苏德纯,孙世友,王凌,耿暖,陈贵今. 2011

[14]河北省主要土壤2次普查钾素养分状况变化分析. 韩宝文,贾良良,李春杰,邢素丽,刘孟朝. 2009

[15]蔬菜种类和种植年限对土壤重金属含量的影响. 张国印,王凌,茹淑华,孙世友,耿暖. 2006

[16]梨园不同土壤深度细菌多样性分析. 冀明辉,李龙飞,高丽娟,徐金涛,郝宝锋. 2022

[17]应用~(15)N 研究不同土壤和不同施肥时期对冬小麦氮素利用率的影响. 郭建华,邢竹. 1992

[18]丙酯草醚在油菜和土壤中的残留动态研究. 张少军,杨更亮,陈勇达,郑振山,王莉,钱训. 2009

[19]氮肥施用量对夏玉米土壤NO_3~--N含量的影响. 韩宝文,李春杰,刘忠宽,邢竹. 2006

[20]不同水分、施氮量对土壤中硝态氮含量分布的影响. 刘微,赵同科,王丽英. 2006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