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广东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紙上層析法研究桑叶有机酸的消长规律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黄自然 1 ; 刘仕賢 2 ; 方定坚 2 ;

作者机构: 1.华南农学院

2.广东省农业科学院

期刊名称: 广东蚕丝通讯

ISSN:

年卷期: 1963 年 Z3 期

页码: 11-15

摘要: 本文阐明植物中游离有机酸的纸上层析方法,并在此基础上分析了桑叶有机酸在不同叶位及昼夜间的消长规律。一、植物中有机酸层析的主要关键:用0.05N硫酸抽提30小时,适当浓缩,每次层析样本总酸量在250—350r/0.025毫升,采用三点并列滴注法,广东汕头出品的定性滤纸可作为良好的层析用滤纸,以正一丁醇:85%甲酸:水,6:1:2.7作推移剂,注意防止游离水的影响,层析后烘干,彻底除尽挥发性甲酸,然后用0.04%溴酚蓝95%乙醇液显色。二、嫩桑叶中检出游离草酸(包括草酰乙酸)、酒石酸、柠檬酸、琥珀酸、乳酸、延胡索酸及磷酸,有机酸的种类及含量随桑叶的成熟度增加而减少,适熟桑叶中含有草酸及多量琥珀酸。三、昼夜不同时刻桑叶的有机酸消长规律,嫩叶中游离有机酸以夜间为多,含有草酸、酒石酸、柠檬酸、琥珀酸、乳酸及延胡索酸,而日照期间则有草酸、琥珀酸及延胡索酸。成熟叶则经常存有琥珀酸,早晨至下午则出现草酸(包括草酰乙酸),下午至夜间则产生乳酸。嫩叶及成熟叶在光合作用旺盛的14时,它们所含的有机酸种类及含量是十分一致的。

  • 相关文献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