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宁夏农林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气候、植被及土壤因素交互作用对宁夏土壤有机碳的影响机制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高琳 1 ; 张登山 1 ; 龙怀玉 1 ; 陈晓远 1 ; 林昌华 1 ; 周涛 1 ;

作者机构: 1.青海大学农林科学院;韶关学院生物与农业学院;北方干旱半干旱耕地高效利用全国重点实验室(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资源与农业区划研究所);宁夏农林科学院

关键词: 土壤有机碳;环境因素;影响机制;宁夏

期刊名称: 生态学报

ISSN: 1000-0933

年卷期: 2023 年 43 卷 024 期

页码: 10081-10091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基于宁夏全区121个土壤剖面样点,研究不同深度(0-30、30-80、80-120cm)土壤有机碳的空间分布特征,通过相关性、方差分解和构建结构方程模型,分析气候、植被和土壤因素对宁夏不同深度土壤有机碳的影响及其作用途径.结果表明:(1)宁夏不同深度土壤有机碳含量均呈现中间低南北高的空间分布趋势,0-120cm剖面土壤有机碳含量随着土壤深度的增加而降低,土壤有机碳含量均值为5.49g/kg,变异系数达90.71%,含量偏低且空间异质性强.(2)各土层土壤有机碳与年均气温、干燥度、碳酸钙、pH均呈现极显著的负相关性(P<0.01),与年均降水量、相对湿度、植被净初级生产力、全氮、全磷、全钾、钙离子、阳离子交换量、粘粒含量均呈现极显著的正相关性(P<0.01).(3)各因素对不同土层土壤有机碳的作用方式和影响程度有差异.土壤全氮、全磷、碳酸钙、阳离子交换量均能直接影响土壤有机碳,年均气温和植被净初级生产力对土壤有机碳的直接影响效应不显著,主要通过土壤属性间接影响土壤有机碳含量.随着土层深度的增加,气候和植被因素作用明显减弱,土壤因素作用增强并成为主要影响因素.该结果有助于宁夏土壤有机碳含量预测与评估的指标筛选,为区域生态系统环境因素与土壤碳循环的关系提供理论依据.

  • 相关文献

[1]宁夏典型天然草地土壤有机碳及其活性组分变化特征. 季波,何建龙,吴旭东,王占军,谢应忠,蒋齐. 2021

[2]宁夏种植业结构调整中重视青饲青贮玉米的发展. 杨国虎,许志斌,罗湘宁,王承莲. 2003

[3]宁夏淡灰钙土扬黄灌区快速起步持续发展技术研究初报. 罗代雄,桂林国,陈雀民,臧林华,单新强. 1999

[4]对宁夏黄土丘陵区生态农业体系建设的思考. 杜守宇,黄玉库,李生保. 2006

[5]宁夏野生可开发林木生物质能源植物. 宋玉霞,张源润. 2006

[6]宁夏水稻香味的研究进展. 黄婷,惠建,吴瑞,刘俭. 2015

[7]宁南典型退耕模式对土壤有机碳固存的影响. 季波,李娜,马璠,蔡进军,董立国,许浩,韩新生. 2017

[8]西北半干旱区农田土壤有机碳和全氮分布特征及其对地膜玉米产量的影响. 胡延斌,肖国举,仇正跻,戴君丽,李永平. 2021

[9]人工干预对宁夏荒漠草原土壤有机碳固存的影响. 季波,何建龙,吴旭东,俞鸿千,王占军,蒋齐. 2020

[10]不同补播配置模式对宁夏荒漠草原土壤有机碳和全氮储量的影响. 季波,何建龙,杜建明,王占军,谢应忠,吴旭东,俞鸿千,蒋齐. 2021

[11]中国半干旱区农田土壤碳、氮、磷含量对玉米生产的影响. 胡延斌,张强,肖国举,仇正跻,李永平,郭占强. 2022

[12]宁夏贺兰山青海云杉林土壤碳储量研究. 季波,许浩,何建龙,李娜,张源润. 2014

[13]翻耕补播措施对宁夏荒漠草原土壤碳氮储量的影响. 季波,何建龙,王占军,刘凤凤,田波,吴旭东,俞鸿千,任小玢,蒋齐. 2022

[14]贺兰山主要森林类型土壤和根系有机碳研究. 许浩,张源润,季波,何建龙,蔡进军,李娜,李生宝. 2014

[15]退化和恢复过程驱动的荒漠草地生态系统有机碳密度变化. 于钊,李奇铮,王培源,蒋齐. 2022

[16]毛乌素沙地典型人工固沙林对土壤有机碳的影响. 杜建民,王峰. 2012

[17]盐碱地不同生长年限苜蓿土壤有机碳及其组分变化规律研究. 王长军,李凤霞,吴霞. 2025

[18]宁夏油桃发展中应注意的问题. 喻菊芳. 1998

[19]宁夏引黄灌区农田土壤酶活性及其空间变异. 纪立东,孙权,马秀琴,储燕宁,沈瑞清. 2007

[20]宁夏甘草生产质量管理规范操作规程(试行). 张国荣,蒋齐,张玉进,李生彬. 2004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