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上海市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种植制对大豆孢囊线虫群体密度和真菌区系的影响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马承铸 1 ; 顾真荣 1 ; 钱振官 1 ; 钱国琛 1 ;

作者机构: 1.上海市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

关键词: 大豆;大豆孢囊线虫;线虫真菌区系;线虫生态学;土壤真菌;作物轮作制

期刊名称: 上海农业学报

ISSN: 10003924

年卷期: 1994 年 02 期

页码:

摘要: 大豆孢囊线虫(Heteroderaglycines)孢囊密度,随大豆连作年数的增长而上升,5~6年达到高峰后出现衰退。同一病田种植一茬大豆、玉米和水稻后,孢囊密度各比前茬增95.0%,-56.4%和-90.4%;孢囊带真菌率分别增6.3%,23.6%和54.2%;发生频率最高的真菌分别是Fusariumsolani,Paecilomycessp.和无孢丝状菌。在3种轮作田间均发生孢囊的真菌有Acremoniumspp.Aureobasidiumpullulans,Cylindrocarpondestctuns,C.didymum,Fusariumsolani,F.oxysporum,Gliocladiumcatenulatum和G.roseum。

  • 相关文献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