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于波 1 ; 张玉妹 1 ; 李志勇 2 ; 吴迪 1 ; 巩校东 1 ; 申坤 1 ; 曹志艳 1 ; 郝志敏 1 ; 董金皋 1 ;
作者机构: 1.河北农业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河北省植物生理与分子病理学重点实验室
2.河北省农林科学院谷子研究所
关键词: 玉米大斑病菌;G蛋白偶联受体;侵染;转录模式
期刊名称: 农业生物技术学报
ISSN: 1674-7968
年卷期: 2016 年 24 卷 09 期
页码: 1302-1311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G蛋白偶联受体(G protein-coupled receptors,GPCRs)广泛存在于动物、植物以及微生物中,是最大的涉及信号转导的膜受体家族。本研究通过基于隐马尔科夫模型的HMMER 3.0软件搜索玉米大斑病菌(Setosphaeria turcica)基因组数据库,鉴定并获得GPCRs超家族基因及其基因组定位;采用MEGA 6.0软件进行系统进化分析;通过通用样品数据系统(generalized sample data system,GSDS)工具进行基因结构分析;利用Inter Pro和SMART工具分析GPCRs的保守结构域。进一步利用q RT-PCR技术,对所确定的GPCR基因在分生孢子发育形成侵染结构的过程中不同阶段的相对表达量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在玉米大斑病菌基因组中至少有9个典型的GPCR,其中3个属氮源感应因子类,信息素受体和碳源感应因子类各2个,类环磷酸腺苷受体和真菌视蛋白类各1个。这些基因散布在玉米大斑病菌基因组中,且结构复杂多样,但所有成员编码产物均由N端、7个跨膜结构域、3个胞内环、3个胞外环及C端组成。每个跨膜结构域包含20~25个氨基酸。以分生孢子为对照,所有基因在附着胞成熟时期接种后12 h(12 hours post inoculation,12 hpi)均显著下调(P<0.05);除基因St Rtc1和Stfdd123以外,全部基因整体变化趋势均呈现上调/持平(3 hpi)-上调(6 hpi)-下调(12 hpi)-上调(24 hpi)的规律,尤其在侵入丝形成时期(24 hpi)显著上调(P<0.05)。在附着胞形成时期(6 hpi),仅St Ste2p和St Rtc2表达显著上调。St Rtc1和Stfdd123在各阶段中的表达量与对照差异不显著或显著降低。本研究为深入解析植物病原真菌GPCR超家族的功能提供了理论依据。
- 相关文献
[1]玉米大斑病菌ATMT突变体库的构建及其分析. 王梅娟,李坡,吴敏,范永山,谷守芹,董金皋. 2012
[2]玉米大斑病菌Stgb-1基因正反义表达载体的构建与功能初探. 郝志敏,李丽花,李志勇,韩建民,陆晴,佟文跃,董金皋. 2010
[3]玉米大斑病菌钙/钙调素依赖性蛋白激酶(CaMK)基因家族的鉴定与表达模式分析. 吴迪,赵梓彤,李志勇,杨峥,檀迎会. 2015
[4]玉米大斑病菌转录因子StSte12的活性及其对酵母生长的功能互补分析. 吴敏,谷守芹,李坡,王梅娟,张长志,范永山,韩建民,董金皋. 2012
[5]磷脂酶C特异性抑制剂U-73122对玉米大斑病菌分生孢子萌发及毒素活性的影响. 郝志敏,郝杰,李志勇,董金皋. 2010
[6]玉米大斑病菌GATA转录因子家族全基因组鉴定及其表达的初步分析. 刘星晨,冯胜泽,李学然,巩校东,李志勇,谷守芹,董金皋. 2017
[7]玉米大斑病菌STK2的基因组定位、蛋白质结构预测及其表达. 巩校东,范钰,李坡,杨阳,张长志,田兰,张晓玉,范永山,韩建民,谷守芹,董金皋. 2013
[8]河北省玉米大斑病菌生理小种组成研究. 纪莉景,栗秋生,王连生,李聪聪,孔令晓. 2013
[9]玉米大斑病菌黑色素合成酶基因的全基因组定位及表达模式分析. 贾慧,孟庆江,李志勇,巩校东,藏金萍,郝志敏,曹志艳,董金皋. 2015
[10]玉米大斑病菌Homeobox转录因子家族全基因组鉴定及其表达规律分析. 赵洁,赵立卿,巩校东,冯胜泽,刘星晨,郑亚男,李志勇,孙海月,王冬雪. 2017
[11]玉米大斑病菌MAPK超家族的全基因组鉴定及途径模型建立. 巩校东,张晓玉,田兰,王星懿,李坡,张盼,王玥,范永山,韩建民,谷守芹,董金皋. 2014
[12]2A型蛋白磷酸酶对玉米大斑病菌菌体发育的调控作用. 申珅,王晶晶,郝志敏,李坡,李志勇,孙志颖,郝杰,佟亚萌,董金皋. 2013
[13]高渗胁迫对玉米大斑病菌生长发育及STK1表达的影响. 王梅娟,李坡,吴敏,范永山,谷守芹,董金皋. 2012
[14]玉米大斑病菌亲环素基因的克隆及表达规律分析. 赵玉兰,李盼,魏宁,郝志敏,曹志艳,李志勇,董金皋. 2019
[15]玉米大斑病菌腺苷酸环化酶基因的克隆与功能分析. 申珅,王晶晶,佟亚萌,李坡,郝志敏,董金皋. 2013
[16]玉米大斑病菌Stga-2及其启动子的克隆与基因表达分析. 郝志敏,申坤,李志勇,董金皋. 2010
[17]温度对假禾谷镰刀菌生长、侵染及茎基腐病发生的影响. 纪莉景,栗秋生,王亚娇,吴玉星,李聪聪,孙梦伟,孔令晓. 2020
[18]燕麦孢囊线虫在河北冬麦区的种群动态. 李秀花,马娟,高波,王容燕,陈书龙. 2013
[19]南方根结线虫在河北日光温室黄瓜上的种群动态. 李秀花,马娟,高波,王容燕,陈书龙. 2016
[20]温度对燕麦孢囊线虫(Heterodera avenae)侵入与发育的影响. 李秀花,马娟,陈书龙. 2012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
-
谷瘟病、谷锈病混合发生区的药剂防控与产量损失
作者:马继芳;王永芳;白辉;张梦雅;刘佳;李志勇;董志平
关键词:谷瘟病;谷锈病;混合发生;防控;产量损失
-
抗(感)赤霉病谷子品种内生菌多样性分析
作者:毛亚楠;田菲菲;刘婷婷;韩欣芃;郝志敏;李志勇
关键词:谷子;谷子赤霉病;内生菌;多样性
-
黑麦秆蝇在冀中南夏谷田的为害症状与产量损失
作者:刘磊;马继芳;刘佳;李志勇;董志平
关键词:黑麦秆蝇;冀中南;夏谷田;产量;诱蝇器;植株
-
谷子抗锈病反应相关MAPKK家族成员的鉴定与分析
作者:龚珂珂;张梦雅;李志勇;刘佳;马继芳;董志平;贾小平;白辉
关键词:谷子;MAPKK;锈病;Real-time PCR;单倍型分析
-
粟负泥虫成虫触角转录组及OBPs基因家族分析
作者:刘佳;曹艺轩;白辉;王永芳;马继芳;刘磊;董志平;李志勇
关键词:粟负泥虫;触角;转录组测序;气味结合蛋白(OBPs);生物信息学分析
-
谷子MAPK家族成员的鉴定及其对生物胁迫的响应分析
作者:刘佳;邹晓悦;马继芳;王永芳;董志平;李志勇;白辉
关键词:谷子;MAPK家族;谷锈菌;玉米螟;表达分析
-
利用SRAP分子标记分析谷瘟病菌遗传多样性
作者:刘佳;张梦雅;任世龙;王永芳;马继芳;全建章;刘磊;董志平;白辉;李志勇
关键词:谷子;谷瘟病菌;SRAP;相似性系数;遗传多样性